淺淡醫院績效管理
人力資源
作者:李衛清
摘要:醫院績效管理是新醫改背景下的一種產物,是醫院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一種方式。同時,醫院績效管理還是一個從計劃到實施,到分析考核不斷循環的動態管理過程。做好醫院的績效管理工作,對醫院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極其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醫院 績效管理
一、績效管理計劃
績效管理計劃也稱績效管理方案,包括績效管理目標的確定,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績效核算,收入分配,費用支出核算,績效考核辦法等。其過程也就是一個如何分配一個蛋糕的過程。下麵就將這個切蛋糕的過程一一闡述。
(一)預算管理
醫院發放多少績效獎金才合適?要考慮到以下因素:一是法律因素,即要合法合規,不能過度發放或超標發放獎金福利,二醫院因素,要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如醫院的現金流,醫院的總體戰略目標等。績效發放方式有以下幾種:一剩餘政策。即收入減去支出之後,根據結餘的情況來發放績效獎金。這種方式一般適合醫院的初創期;二固定或穩定增長的政策。即采取逐步遞增的方式發放績效。這種方式適合醫院的成長期,另外就是在醫院的盈利情況比較穩定,現金流穩定的條件下適用;三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即采取一定的比例來確定績效發放的總額。這種比例可以是收入的比例,也可以是費用開支的比例。這種方式適合醫院的成熟期。這種方式的缺點是波動較大,也可能與醫院的盈利和現金流脫節。四是低正常績效加額外績效政策。模型:Y=a+bX, X代表醫院的業務量,在業務量增長的情況下,績效也有相應的增長。第四種方式適用的範圍較廣,可操作性也較強,可能是今後醫院績效管理改革的方向。以上四種績效發放方式,各醫院可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二)績效管理模式的確定
績效管理模式有三種:一是集權模式,二是分權模式,三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所謂集權模式,是指醫院的績效管理統一由醫院管理,科室不參與管理。這種方式適合規模較小的醫院,有利於醫院調配資源,缺點是不利於調動科室的積極性。分權模式恰恰相反,將績效管理的權利下放到科室,有利於調動科室的積極性,但不利用醫院調配資源,同時易產生分配不公的情形,一切都是科主任護士長說了算,一般人員沒有多大的發言權。比較科學的管理模式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實行院科兩級核算,醫院進行初次分配,由科室進行二次分配。二次分配的方式在績效管理方案中製定,科室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節。這種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既有利於醫院調配資源,又有利於調動科室的積極性,同時兼顧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使醫院和科室達到雙贏。
二、績效管理工作的實施
績效管理的實施是建立在績效管理計劃工作的基礎之上。沒有一個完善的績效管理計劃,績效工作也難以順利進行開展。
(一)績效管理的組織管理
一般由醫院設立一個單獨的績效管理部門,專門進行績效管理方案的擬定,績效的核算,績效分析與考核等工作。有些醫院將績效管理的組織工作劃規財務,這種方式有利也有弊,優點是各種成本費用資料較容易取得;缺點是不利於內控的設計。績效獎占醫院人員經費的絕大部份,根據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內控要求,核算部門與發放部門必須分開才能有效避免舞弊的發生,包括工資薪酬的核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