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秋笑道:“這不是什麼難題。那片大陸上生長著幾種獨特的物產,隻要他們能夠帶回這種物產,就證明他們到過那裏。”說完,劉子秋又命人拿來幾幅圖畫,卻是辣椒、玉米、西紅柿和土豆。劉子秋指著這些圖畫,又說道:“這也是神明提示給朕的,隻要大漢王朝能夠擁有了這些東西,天下將再沒有饑荒,就連最貧瘠的土地也可以獲得豐收!”
美洲對大漢王朝來說,太過遙遠。即使劉子秋能夠派軍隊抵達那裏,擊敗了當地的土著部落,也無法對那裏實行有效統治,其最終的結果,不過是提前一千年創建一個美國而已。所以,劉子秋從來沒有奢望可以把目前還屬於無主狀況的美洲納入大漢的版圖。他希望派艦隊尋找到那裏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土豆、玉米、西紅柿和辣椒。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糧食生產至關重要,辣椒和西紅柿還在其次,有了土豆、玉米這些高產的作物,朝廷就可以不用再為糧食擔心,甚至可以有多餘的糧食來飼養大批牲畜,從而改善漢人以素為主的飲食結構。
當然,無論是美洲還是非洲,那裏也蘊藏著大量的黃金、鑽石和其他寶石,如果有條件的話,劉子秋也不介意派人去加以開采,然後運回中原。因為在劉子秋看來,中原雖然地域廣闊,但物產平均到每個人,卻是十分匱乏。能夠為子孫後代積累財富,自然是劉子秋願意看到的。
由朝廷派艦隊橫渡大洋前往美洲,實在太過冒險,而且負擔也十分沉重。所以這件事還是交給民間比較合適。而朝廷的艦隊則可以選擇繼續向西探索,尋找一條抵達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不過,無論是朝廷的艦隊,還是民間自發組成的冒險船隊,都必須事先做充足的準備。比如打造更加適合在海上航行的海船,引進水密航的設計,提高船隻的不沉性。比如鼓勵沿海的居民經常出海,加深他們對海洋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航海能力。再比如,將簡易的世界地圖、陳棱所帶回來的海圖刊印成冊,提供給那些願意出海的人,再根據他們的經曆對海圖進行完善和補充。
而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長期的農耕生活,讓大漢的百姓失去了冒險精神,願意遠離故土,挑戰大海的人少之又少。隻有依靠朝廷出台更多的政策加經引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子民出海遠行。所有這些準備工作,都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劉子秋相信,如果能夠在他有生之年再次吃到土豆、玉米、西紅柿和辣椒,那就算滿足了。
……
整整一年,大漢王朝都在集中精力進行著航海的各種準備工作。一艘又一艘巨大的海船在江南下水,這些海船經過了巨大的改進,除了水密艙,還在船底增加了壓艙石,可以更好地抵禦海上的風浪。另外,大批藥材也被運往嶺南。這些藥材的效用以清熱解毒、驅除蚊蟲為主,另外還有一些治療跌打損傷的藥物。上一次陳棱出海,除了在海中溺亡的以外,就數疾病奪去的生命最多,甚至遠遠超過了戰死疆場的人數。
除了海船和藥物之外,水和食物也是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食物也米麵為主,另外還準備了大量醃肉和醃菜,畢竟這個年代沒有保鮮技術,無法攜帶大量的新鮮蔬菜。當然,聰明的人們也有自己的辦法,他們在船上準備了大量黃豆和綠豆,可以生產豆芽,滿足一些需求。而劉子秋為了讓出海的將士們保持足夠的維生素攝入,甚至大幅削減了供給漠北的茶磚數量。
水手和士兵也經過了專門的嚴格訓練,除了遊泳和潛水這些基本技能以外,還要學習救護、滅火、逃生等應急技能。除了士兵和水手,上次陳棱帶回來的那些黑人奴隸也經過了一年的訓練。這些黑人奴隸將會跟隨陳棱的艦隊重返非洲,他們將成為艦隊的翻譯和向導。在這一年中,他們學習了更多的漢語,甚至會寫一些簡單的漢字,已經可能跟其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了。有了這些人,大漢的艦隊便可以跟非洲的土著部落進行良好的溝通,而這一次,劉子秋交給陳棱的任務就是進入非洲南部大陸深處,尋找那裏的礦藏。至於抵達更加遙遠的歐洲,則是以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