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牧民要逐水草而居一樣,狼也要追著獵物走。當寒風一陣緊似一陣,當第一片雪花飄落的時候,狼爸狼媽領著孩子們封閉了所有的洞口。因為有了蒙義的存在,狼穴的主洞口被全家齊心合力推來的一塊大石頭堵死。據蒙義的估計,除了成年的黑熊或者大象之外,誰也挪不開這塊石頭。
狼族的遷徙很簡單,一家老小直接上路就可以了。不用擔心餓肚子,因為這一路上最不缺的就是獵物。
俗話說“狼走山脊,狐走山腰。”白狼一家的遷徙是沿著山脊走的。所謂山脊就是連成一排的山峰,山峰之間連成一條好像動物的脊骨一樣突出的線,所以又叫山脊線,軍事上的術語叫做等高線。
狼之所走山脊一是因為視野開闊可以準確判斷前進方向。二是因為山脊通常都很狹窄,隻要卡住前後兩個方向就能確保全家的安全。三是可以避開猛獸,最大限度的減少遷徙途中的損失,最大限度的保持種群數量。
在遷徙的途中,蒙義在山脊上看到過成群的野牛、野馬、野羊、野鹿,也零星的看見過猛虎、獵豹、野豬、獅子,甚至還看見一小群體格巨大披著長毛的大象。蒙義不敢確定這是不是猛獁象,但它們真的是大象,因為公象的嘴裏都有長長的象牙。
蒙義也看見那些猛獸不時的對食草動物們展開圍獵,遷徙路上的每一天都在上演著血腥的捕獵場景。白狼一家是早起趕路,傍晚休息半夜捕獵。
在驚慌中度過一個白天的食草動物們,到了後半夜是警惕性最鬆懈的時候,此時捕獵能以最小的代價換來豐碩的戰果。
出發前,蒙義製作了四杆投槍,一杆木槍,投擲式絆馬索作了六套,現在蒙義的腰間掛滿了絆馬索。蒙義肩背四杆投槍,腰掛絆馬索,手提木槍的樣子很是威武,經常會引起狼大的羨慕。
別看隻是這幾樣簡陋的武器,在捕獵中卻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白狼一家每晚的戰果非常豐厚,豐厚到已經有成年狼大小的小狼們,敞開肚皮吃都吃不完的地步。每到這個時候,蒙義就會看著地上吃不完的食物以及那一張張毛皮不住的惋惜。
可是他不能將這些都帶上,那樣的話他的負重會越來越大,他隻能為自己做了一個大大的皮毛背囊,盡量挑選最好的肉和毛皮放進背囊裏,等有了更好的再及時更換。這樣的話可以讓蒙義的負重始終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背囊裏剩下的肯定都是最好的。
在走了一段時間後,蒙義就不再為浪費那麼多食物而惋惜了,因為他發現那隻小豹子竟然跟著白狼一家的後麵走,白狼一家吃剩的食物足以讓小豹子吃得滾瓜溜圓了。
狼爸狼媽對於身後這個小尾巴的態度很明了。沒娘的孩子最可憐,小豹子願意跟著就跟著吧。
一連走了十幾天的路,平地越來越少,山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到後來群山如海浪般連綿不絕,抬頭仰望幾乎都看不到山頂。白狼一家此時不會再走山脊了,因為實在太高了,隻能在樹木稀少的半山腰以上走。蒙義驚奇的發現,狼爸領的這條路很好走,而且每到該宿營的時候,狼爸總會找到合適的地方。
蒙義仔細一想就明白了,這是一條狼族世世代代都走的路,是名副其實的狼道。那每一處宿營地,每一道拐彎每一道山梁都深深地印在狼爸的腦子裏,也深深是的印在每一隻小狼的腦海中。
又該宿營了,狼爸選的這個地方實在太好了,背風向陽周圍還有半人高的茅草。躺在這塊小空地裏對於風餐露宿的白狼一家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一般的享受。
狼爸狼媽分別把守住出入口,小狼們聚在一起打鬧一番之後紛紛圍著蒙義的背囊直哼唧。狼大熟練的用嘴解開背囊上的獸皮索,把頭探進去叼出一塊塊的肉,先是送給狼爸狼媽,隨後分給弟弟妹妹,最後才是它自己和蒙義。小狼們聚在一起哢哧哢哧的嚼著,一個個幸福的眯起了雙眼。
以往狼族遷徙基本上都是大半個白天趕路,傍晚宿營休息,隻有在夜間捕獵之後才能飽餐一頓。但自從有了蒙義的背囊之後,白狼一家成為狼族中第一個帶著幹糧宿營的狼群。
這隻是補充體力暫時緩解饑餓,全家上下不論大小都是一塊肉,因為不能吃飽,如果吃飽了就會影響夜間的捕獵。對狼來說,饑餓是最好的戰鬥力,狼在捕獵之前一般都是空著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