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當家(1 / 2)

顧晚聞言,就上前走了一步。果見那紅木的錦盒裏躺著幾頁紙,紙上還蓋著官印,想是已在官府過了明路。

鄭氏又拿出一串鑰匙,連著錦盒一道推到顧晚麵前,“這是上回答應你的,你拿去。”她的手微微有些發抖,“家裏的情況你也知道,一共隻剩下兩間鋪子了,一家子的吃用出息都在這兒…這些年,你跟你哥哥的委屈,我也看在眼裏。但一家子一塊兒過活,總得有人讓一步,不然,家宅不寧……”

顧晚隻是不答。

鄭氏有些說不下去了,掩飾地低頭又喝了口茶:“晚丫頭,你記住,你跟你哥哥雖姓顧,可也是我薛家人,以後嫣丫頭嫁入謝家,不能忘了你們的恩德,必時時記得提攜你們。我知道你是個有大主意的,你哥哥由你照顧,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你一個姑娘家,萬事自己個兒小心些…在外頭不比家裏…”

顧晚抬頭看了看她,她這話,是準許自己出門跑生意開鋪子的意思?便道:“奶奶放心,我穿著哥哥的衣裳扮成男人,尋常人也分辨不清。”她早打算過,要女扮男裝替顧玹操持家業。薛家人口眾多,她和顧玹卻是家裏的禁忌,薛天賜很少對人提起。外頭人尋常不知根底,想必還能忽悠過去。

鄭氏點了點頭。

顧晚想了想,道:“我聽嬸子們聊天,說起從前薛家家業艱難,爺爺又出門跑船常年不回,家裏都是奶奶操持著,又種田又開雜貨鋪,一肩挑起全家的生計,將爹和幾個叔叔拉吧長大。”

鄭氏抬頭看看她。

顧晚衝她露齒一笑,“我雖是個姑娘家,也沒奶奶的本事,可請您放心。畢竟我骨子裏,也流著您的血。”

鄭氏怔了怔。

顧晚拿起錦盒,朝她福了福。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江都城位處江南,南麵臨海、北麵靠山,不過立冬的光景,天氣已十分寒冷。不同於北地那種幾乎可以將木頭凍裂的幹冷,而是一種沁入骨髓的濕冷。寒風一吹,便是穿著再厚的棉襖貂裘,也無濟於事。

這日一大早,顧晚綰起長發,發髻以方巾包住,穿了一身墨綠帶白寬護領的深衣,便要出門。臨行前,打算去與顧玹說一聲。

顧晚叩門進去,見顧玹倚靠在床頭,支著身子看書。他的麵色仍是蒼白,不過在家養了幾日,又吃了裴晏卿開的藥,比之前可是好了許多,也不再常日臥床了。

屋裏燒著火盆,顧晚怕空氣太幹燥讓他不舒服,就讓小茴在火盆上煨了一銅壺熱水。那水照常燒著,也不喝,撲騰撲騰化成了水蒸氣,倒將屋子熏得濕暖和潤。

顧晚瞧他氣色好些,便道:“今日我得出門一趟,去鋪子裏看看。小茴在家陪著你,要有什麼事,就讓她來鋪子裏找我。”按著她的脾氣,恨不得一拿到鋪子的契書,就大展拳腳一番。可前陣子顧玹身子不好,她實在放心不下,才又耽擱了幾日。

顧玹將她從頭到尾打量了一遍,道:“你穿得太單薄了,讓小茴將我那件大氅拿出來,你披著去,免得凍著了。”

顧晚怕他擔心,忙點點頭。

顧玹道:“咱們家一共兩間鋪子,一間在文昌街上,另一間在白馬湖邊。白馬湖那家是總店,已有幾十年曆史,生意也最好。給咱們的是文昌街上那家。地段固然不錯,可也因此,孔記和何記兩家香粉鋪子都擠在那塊兒,如今又多了家萬隆南貨鋪,競爭自然大些。旁的也就罷了,鋪子裏的管事孫掌櫃是爹親手提拔上來的,你一個姑娘家,怕不好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