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製膏霜(1 / 2)

那日從謝府回家後,薛家一家都陷入了低氣壓。大人們害怕謝家聽信了流言蜚語,致使好不容易到手的親事黃了,因而托人使銀子,想去謝家打探消息。誰知堪堪過了幾日,謝家一點風聲也沒有傳出來,好似全不將此當成一回事。

薛家人惴惴了幾日,直到謝老太爺托家仆送了份禮上門,又著意一番安撫,才略略放下心來。

與薛家其他人的惶惶難安不同,顧晚早從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之中抽身出來,全身心投入到經營鋪子的宏圖大業中。她最近在研發一種治療手瘃的香膏,每日忙得腳不沾地,恨不能一個時辰掰成兩個時辰用。一回家累得倒頭就睡,什麼事都懶得關注了。

這一日,顧晚自己研究的方子大有起色,便將一應配方交給老陳頭,請他按方製作出膏霜來。

老陳頭眯著眼睛將方子看了一遍,不解道:“這裏頭都是些中藥材,便與那藥鋪的藥方何異?咱們開香粉鋪子的,講究個‘輕、紅、香、白’,若藥味太過刺鼻,一般人家的小姐太太哪兒會花大價錢上門買呢?”

顧晚道:“這您放心,膏霜製成後,還得經過幾道工序調香定型。我今日不過想先試試這方子的功效。如今歲值隆冬,氣候幹燥,一般人臉上難免皴皺起皮,那香粉又幹,抹在臉上好似漆牆一樣,總也搽不勻淨,怪難看的。是以一到冬日裏,鋪子的生意便一落千丈。若能把太太小姐們的皮膚先調理潤澤了,再搽粉,可是事半功倍。”

老陳頭心知是這個理,便沒再說什麼,轉頭讓馮貴去藥鋪采買藥材。

因這些藥材都是一般藥鋪常備的,搜羅起來並不費力,是以不過半個時辰,馮貴就將藥材配齊了。

老陳頭調製這些是一把好手,顧晚便放手讓他去做,自己則去了對麵的萬隆南貨行。

俗話說同行是仇人,這話在這個年代表現得尤其淋漓盡致。那日顧晚方接手薛記香粉鋪,一條街上的同行們便三三兩兩來打探過消息了。那萬隆南貨行的老板是個兩撇八字胡的中年人,正站在櫃台後劈裏啪啦撥動著算盤算賬。見顧晚進門,眼皮微抬,他身邊的跑堂小子劉春煞是機靈,連忙跑到大門邊,問道:“顧老板有什麼要買的?”

顧晚笑吟吟道:“我自來了薛記香粉鋪,還沒來得及拜訪過各位街坊鄰裏。今日有空,是以來串串門,不知胡老板還不歡迎?”

那胡老板瞧他說得客氣,生意人講究和氣生財,不論背地裏如何競爭,麵上也總要過得去。他不好拒人於千裏之外,就叫跑堂將人請進門,不鹹不淡打過招呼,自去忙活手上的事。

顧晚也不跟他客套,圍著鋪子繞了一圈,將各色商品看在眼裏。又走到一個擺放香料的櫃台,比照著價格和貨品,細細研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