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這個故事是從我上中學便開始構思,但是真正動手開始寫,隻是前些天的事情,從構思到真正寫作雖至今近10年,仍然沒有忘記我第一次構思這個故事的情形,在故宮的門口看到有賣玉墜子,便想寫一個關於玉的故事。寫了這麼久唯一一個原因就是我自己懶。故事本身沒有什麼玄妙之處,更不能教人經濟仕途。更沒有什麼值得收藏留念的,它隻不過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已,由於我的一時起興而作。
為什麼我要選擇寫一個這樣的故事?首先,我喜歡古玉,隻是喜歡而已,沒有什麼深層的研究,雖然看過幾本玉石史,賞鑒古玉之類的書籍,但是對真正可以達到鑒賞玉的品質優劣還有一大段距離。其次,我喜歡北京,雖然我經常對一些北京居民的自大和自私等行為深惡痛絕,但是我真得喜歡這個城市,以及這個城市的一切內涵。我同時也對清朝的生活起居有極大的興趣,不是因為我本身有滿族血統而偏愛滿清,而是因為那個年代的語言以及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代中國人的生活。大家可以認為我自己是個俗人,因為看到很多電視劇,書籍流行以滿清時期為背景,所以自己也來湊湊熱鬧。如果有人想問我韃子有什麼好寫的,我想請讀者不要以一種過於敏感心態以及一種自卑自大的漢人情結來看這個故事。 至於老北京什麼樣子?滿人與漢人究竟有什麼不同?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也不是旗人。我隻能從老一輩人的言語中,讀物中一一猜測。我要說明的是,我不是寫一個滿人的故事,也沒有任何能力撰寫家史和野史,更不是相炫耀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同, 我隻是站在一個角度上去看那個年代的事情,以及自己對曆史人物的一些看法。如果任何人物或背景惹讀者的反感,那麼對不起,我隻是寫我喜歡寫的,管不了那麼多!
人物:伊襄 (主人公)
伊父 (伊襄的父親)
伊母 (伊襄的母親)
伊淮 (伊襄之兄)
那嬸 (保姆)
那叔 (車夫)
五月 (傭人)
想伯 (管家)
時間: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
地點:北京城牛排子胡同伊府(三進院落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