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投石車和弩車相繼因為儲備的不足而廢棄之後,戰爭總算是又回到了眾人所能理解的層麵上,而這時的濮陽城,城牆上下已經密布了指許粗細的箭矢,曹軍眾多的士兵被羽箭釘在了地上呻吟,尤其曹軍的投石車周圍,更是堆積了如山的屍體,層層疊疊。
蕭文的樓車毀掉了四五架,曹軍的投石車也被羽箭射到不能再用,單從這個角度來講,蕭文倒是並沒有什麼值得自豪的。
但是剩下的三輛樓車,終於還是靠近了濮陽城。
不用蕭文吩咐,臧霸徐榮分兩路立馬帶著全部的士兵開始攻城戰,工程雲梯這樣絕對老式的武器就算不能立馬建功也至少中規中矩,而黃忠則是爬山了樓車最高的那一架,在盾牌的掩護後開始不斷的滅殺著敵軍中的重要人物。
剩餘的兩輛樓車,在距離濮陽城不太遠的地方停止之後,然後從樓車上伸出了長長的鋼製雲梯。
以樓車為轉折,從樓車上再行攻城。可能對於過去的所有戰爭來說,這樣的想法所能帶來的隻是士兵的死亡,可是今夜的蕭文來說,這一點就是曹軍的噩夢。
樓車比濮陽城要高出許多,所以蕭文的士兵爬上樓車之後所有的曹軍都能看得見,隻是今夜,他們卻並不怎麼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蕭文的樓車上,一隊隊列陣整齊的士兵全身上下都泛著金屬的色澤,這色澤大家都很熟悉,比如曹軍中有名的猛將曹仁其實就喜歡這樣一身重鎧,可是蕭文軍中的重鎧,卻實在太多了些。
典韋的重鎧攻城兵!
以前就說過,特種部隊,要麼是在戰爭的任何一個層麵都能表現出優異成績的全麵發展的精英部隊,要麼就是在某些方麵有特長的部隊。
典韋的是後者。
曹軍隻不過愣了一刹那,就親眼見證了一場聞所未聞的攻城戰。這一隊八百人的重鎧攻城兵,並沒有如往日一樣一個個的衝上來拚殺然後殺人或者被殺,他們隻是列隊魚貫而上樓車,然後再從樓車上順著雲梯滑行而下。
是的,滑行。在皇甫軍校最後開發的戰術裏,因為重鎧攻城兵行動不便,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重力,從高出直接砸下去,當然了,身在重鎧內的士兵如果砸不到敵人,也需要訓練會如何最大程度的減少自身的損傷以及如何盡快的給後方的戰友讓路。
不過今夜顯然後麵的一些顧慮並沒有用武之地了,濮陽城是一個大城沒錯,但是再大的城,城牆上有能容納多少人,又能布置多少東西?
在這樣你死我活的攻城戰裏,混亂一開始,誰人還能順利找到沒人的地方?
典韋的重鎧攻城兵魚貫而下然後或者砸入人群或者前滾翻滾翻,八百特種兵不多時就已經在濮陽城牆上有了一席之地。身上重重的戰鎧使得他們的行動極為不便,可優點也是有的,那就是他們站在那裏給敵人砍,一時半會都沒人搞定這八百人。
而且,他們也不需要還手。
性能單一的兵種萬一被人發現了弱點,就會死的很慘;但是性能單一的兵種,也是最好跟別的部隊合作的。就比如今夜,典韋的八百重鎧攻城兵上了濮陽城之後,任務就已經完成了,所要做的就是不被曹軍從城上扔下去而已。
剩下的是麴義的事情了。
有了典韋打出來的陣地,麴義的弓弩兵迅速順利上了城牆。在以往的作戰裏,弓弩兵在戰爭的初期上城牆不見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對於蕭文來說,有了典韋的重鎧攻城兵在前麵當盾,法師型的弓弩兵站在後麵射冷箭簡直天經地義理應如此!
隻不過同樣的,除過給後麵的隊友留出一點點空子以外,麴義的弓弩兵也並不需要在城牆上擴大地盤,他們隻要壓製敵人的火力一小段時間就好!
因為麴義站位好之後,老黃忠聲如洪鍾,一聲令下,第二師的人馬立即從典韋和麴義打出的陣地處上了城牆,然後從隊友手裏接過了廝殺的重任。
有條不紊,在夏侯惇看來,蕭文的戰術並不如何出色,出色的是蕭文的有條不紊。
擾敵的疑兵、初期搶占地利的重鎧兵、初期穩住地盤的弓弩兵、後期作戰的常規兵,順序井然,戰果不菲。
壓製,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