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大區域戰略(2 / 2)

不過這一切,隻有遠東的少數幾個最高層知道,因為在20世紀初,飛機這個新名詞,很快就要被遠東集團,提前給創造出來了,並且將在遠東第二次和沙俄戰爭中,大放光彩,同時震驚世界,但是一切歸根結底,都是李寧宇這個未來人導致的必然結果。

其實航空工業能夠得到大力發展,完全是取決了人類對征服天空的長久夢想,不過,一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們隻是在默默為自己的夢想,通過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和創造,導致了實現人類飛天夢想的緩慢,但是則從這個夢想實現之後,軍事家們首先就將這個飛天工具利用起來。

飛艇則是航空工業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具,它與氣球其實區別不大,唯一就是飛艇具有推進和控製飛行狀態的裝置,在十九世紀各種樣式的飛艇已經全麵出現,飛艇擁有巨大的流線型艇體,並在飛艇體下麵,設置吊艙起到穩定控製的作用,尾麵裝置推進器,這樣的三個部分一起來組成。

飛艇的流線艇體的內部擁有數個氣囊,在氣囊中充填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比如氫氣或氦氣,借其產生巨大的浮力,使得飛艇可以順利升空,並且高度還不低,隨後軍事家們又在飛艇的吊艙內,安排人員乘坐和裝載需要的武器物資。

在飛艇得到充分開發研究的十九世紀末期,飛艇基本分為二種大類型,一種是硬式,另一種就是非硬式,硬式飛艇內部用龍骨來維持其外形,非硬式通過氣囊內的氦氣壓力來維持外形。

飛艇是人類在生產發明了氣球之後,在添加推進和駕駛設備控製氣球之後的必然產物,早在17世紀,法國羅伯特兄弟,就製造除出了人類第一艘人力可以控製的飛艇,到了18世紀的60年代,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相繼被發明出現,為飛艇動力係統提供了改進的條件。

在飛艇的發展史上,德國的退役將軍齊柏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他是硬式飛艇的偉大發明者,還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1900年初,齊柏林製造出了第一架硬式飛艇,擁有骨架的飛艇,增強了氣囊的結構強度,艇體設置了17個大氣囊,總浮力達到13噸,比軟式飛艇浮力大最少5至6倍,同時大大提高了飛行高度,保證了飛行中的安全,隨後各國就先後開始製作大量的硬式飛艇部署邊境地區。

但是在遠東和沙俄的第一次東北戰役中,遠東陸軍卻用大量的高射炮,打下了沙俄軍團的無數軟式飛艇,但是愚蠢的沙皇尼古拉三世,卻一廂情願以為,是因為軟式飛艇隻能飛到150米的高度,而硬式飛艇卻可以飛到300米,遠東的高射炮就打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