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在即位洪憲帝時,被遠東軍團刺殺擊斃!
北洋軍閥混亂,不少北洋軍閥邀請段祺瑞複出,不久以後段祺瑞任參謀總長,兼陸軍總長,恢複共和製度,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與段祺瑞一文一武,可是沒過多久,兩人就出現了府院之爭。
段祺瑞通電全國,表示反對恢複民元約法,仍以民三約法為行政標準,再由段祺瑞組織責任內閣,至此皖係勢力逐漸形成,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全部實權,但是在段棋瑞的獨斷專行下演變成了府院之爭。
段祺瑞與黎元洪鬧翻,徐世昌入京介入調和,但最後黎元洪被免,不久外國列強紛紛向段祺瑞發出邀請,段祺瑞最後堅持加入協約國,但黎元洪表示強烈反對,因此問題府院發生激烈衝突,段祺瑞操縱的三個軍團脅迫黎元洪勢力,最後導致自己下野。
至直皖衝突全麵爆發以後,遠東軍團三路大軍挺進,全麵包圍三股軍閥勢力。
段祺瑞是一個信佛吃素的人,為人屬於嚴肅刻板,不苟言笑,但十分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無房產,同時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因此被稱為“六不總理”。
但段祺瑞喜用自己的人,屬於剛愎自用一類,在軍事上並沒有出色戰功和理論知識,卻具有非凡的組織才能,善於利用政治手腕和軍事手腕維護自己的統治和權力,但因為軍閥習氣,傾心權術,迷信武力統治。
與其他的北洋軍閥巨頭相比,他的清廉如水,不愛斂財值得欽佩,雖然也討了幾房姨太太,但與其他軍閥欺男霸女、強取豪奪有一定區別。
段祺瑞一生都沒有自己的不動產,這在北洋軍閥政客之中是絕無僅有的。
隨著徐世昌、黎元洪兩部向遠東軍團繳械投降,段祺瑞此時內心也十分糾結,因為是遠東軍團擊斃了袁世凱,這一巨大鴻溝似乎成了段祺瑞與遠東軍團之間,永遠無法彌補的裂痕。
而伴隨著國內軍閥的一個個土崩瓦解,各國列強再也坐不住了,因為在十七國峰會上,李寧宇已經代表遠東集團明確提出,新國家建立以後,將收回全部的割地以及租界、租借地,一九零一年七月七日,在多個西方列強的暗中協助下,小日本六十三個陸軍師團,先後在多國列強的按照幫助下,從三個方向往國內各地出兵。
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變,也是小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也是最後一次,因發生的地點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北京城外的盧溝橋,北京城自從徐世昌、黎元洪兩部繳械投降以後,就被遠東軍團接受,當時駐北京城的遠東軍團第29軍拒絕小日本陸軍小隊,進入北京城搜查失蹤日籍士兵,引發了第一次激戰。
如這件事是一次預謀已久的事件,在盧溝橋發生小規模激戰以後,小日本就立即宣布向遠東集團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