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暗潮湧動(1 / 2)

三個演示結束後,董威又將三隊士兵集合了起來,接受了大夥的檢閱。

李振看眼前這些兵士個個膘肥體壯的,身材高大,一點也不像昔日在邊境上見過的齊軍的樣子,他的臉上立刻顯現出一種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脫勒赫赫也沒有那種不可一世的表情了,他也正嚴肅地看觀察著眼前的這群小夥。

通過剛才的演練,馬背上成長的他心裏也很明白,這些士兵展現出來的實力,並不弱於他手下任何一名北胡的精銳騎兵。

各方接下來都是各懷心事地回到了城裏。

回到驛站後,李振立刻召集了帶來的侍從,準備商討和分析下今日的所見。

“依我看,今天郭知府的安排,未必沒有示威的意味在裏麵,我想他就是故意安排好一切來迷惑我們的。”其中一名身材壯碩而黝黑的侍從道。

“你這話雖然有些道理,隻不過我想郭知府要布這麼大一個局來給我們看,於他個人有什麼好處呢?據我們了解,之前禮部給我們安排的行程,可是沒有這樣的安排的。”一直跟在李振身邊的那位侍從分析道:“另外,假設今天漢昌所展現出來的,隻有十分之一的真相,那也足夠驚人了。齊國有多少個漢昌?而我們寧夏又有多少個漢昌呢?”

“要依照你所說,我們寧夏根本就不能在齊國的威逼下屹立不倒。我看你這是長齊國的威風,滅我們自己的誌氣!”那位侍從還有些不服氣。

“那隻是因為齊國以往的邊境主將都是一些貪生怕死的庸才!”

“你胡說!”

兩人各執己見,眼看就要爭吵起來了。

在二人即將吵得火熱的時候,李振突然發言道:“元先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李堂主那邊還針對這位郭知府還專門做過些調查的吧?”

那位年長的侍從原來姓元,他此時突然想起道:“不錯不錯,還是公子記性好,我都忘記了。”

二人一談到此處,身邊馬上有另外的侍從,從一個小書箱中取出了一本小冊子,翻到了某頁後,呈給了李振。

李振看了幾眼,又轉給了元先生等諸人,道:“我想齊國的實力就是擺在那裏的,比我們強大這也是事實,而且我們來漢昌之前確實對齊國的國力有所低估,這也是因為我們被他們的禮部的態度給迷惑了。慶幸的是,我幸虧沒有像那個脫勒赫赫一樣,一開始就傻不拉幾的原形畢露。”

“但是,我也不相信一個漢昌府便能夠代表所有的齊國州府,在我看來,漢昌能展現出這也的實力,和那位郭知府有很大的關係。”李振道。

元先生合上那本冊子後接著道:“不錯,從李堂主收集的資料來看,這位郭平可算是齊國難得一見的人才。這幾年齊國年輕一輩的官員裏麵,也很難找出像他這樣有想法和有才幹的人物了。”

李振聽到這裏,眼神變得複雜起來了:“如果這樣,我還真得好好想想在漢昌是否幹些什麼。”

= = = = = = = = =

郭平回到府中後,將外衣一解,扔在軟座上,大呼:“過癮!真是太過癮!陳先生,這次你絕對要記首功!”

原先還埋頭辦公的錢師爺等諸人,一見他回來,都圍了過來。

陳亦文不好意思地笑道:“這還是要靠東家的號召力強。”

原來那日郭平受辱回來之後,連夜找了王怡,讓她出麵將全城所有的米店都組織了起來,一個晚上是來來往往不停地運送,將城內所有米店的糧食都搬運到了城東的軍糧糧倉中,而且最深處的米袋,裏麵全部灌裝了沙子用以冒充。

隨後,郭平又聯係了塢口村的村民,讓所有燕姓的村民們帶頭,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將整個南湖周邊所有的稻草都收羅起來,然後全都紮成稻草堆,堆積在空地裏。

而那場城牆根底下的赤巾軍演習,不用說,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董威這次可是把他所有的家底都掏了出來,還秘密從荊楚衛抽掉了些精銳。

這些環節,是步步相扣,陳亦文針對每一個環節都預先做好了設計,目的就要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這些使團搞不清齊國真正的實力。

大夥雖然此刻都是興高采烈的,不過陳亦文還是比較冷靜:“接下來,我看東家最好不要再拋頭露麵了。省裏的官員對今天的安排肯定都摸不著頭腦,我想那些蠻夷肯定也都會四處打聽,那我們可要把嘴給封嚴實了。”

黃立也是站了起來向他做了一個長揖:“陳先生真好比是孔明再世,我等佩服佩服。”

“你啊!哈哈!”眾人大笑。

接下來的幾日,漢昌城內果然可說是雞飛狗跳。

各國動用了一切關係,想要將大夥見到的再核實一遍。可是問到省裏,省裏的巡撫托病不出,其他官員更是一問三不知.問到了漢昌府,所有官員都被郭平下了封口令,半點信息也沒有泄露出來。至於當地的駐軍,那更是問也不敢去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