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美高的學生嗎?學幾年畫了?你老師是誰?你怎麼會去打工,你應該還沒滿18歲吧?”
不管怎樣問,從哪個角度問,那男孩子的臉始終是側過去的,躲著她的視線。
他壓抑了很久,才平靜了下來:“我不是美高的學生。”
她聽到,忽然心下就鬆了一口氣似的。幸好。
他去翻口袋,遞到她手裏,那是張學生證。秦瑟打開,上麵是職業高中高三年級林華惜。
“現在我也不是學生了。”那種不屑一顧又重回到他臉上了。
“你喜歡畫嗎?你應該是喜歡的。為什麼喜歡呢?畫畫,不是件很辛苦的事嗎?”
對於沒有背景,沒有錢的平民小戶的孩子,學藝術是奢侈的,當年的她是如此,如今的他更是如此。
“是妄想,是白日夢。”他說。她一瞬間胸口抽痛。
“不是夢想,也不是成功,而是奔赴。”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眼睛發亮。她懂的,懂這句話,懂他。
“有結果是最好的,但結果不是結局。那隻筆和那顆心快意過了。過程大於目的。更準確的說,藝術裏,過程本身就是目的。”
她在安慰他。
同時,她說的也是真話。她是這樣理解的,這是她的世界觀。
那孩子的眼睛又一次泛紅了,她看見他的胸口起伏,他深吸了一口氣,退一步站定,向她深深的彎下腰去鞠了一躬:“謝謝您,謝謝您說的這些話。可是,嗯,就這樣吧,我要去打工了。”
然後就跑開了,她才發現,遠遠的廣場一角,圍牆下麵一排正整頓待發的工人,自行車後座明黃色的密封箱,上麵寫著大大的“××外賣”。
不一會兒,那股自行車流就在她的視野裏消失了。她卻還站在原地。他是向她敬了禮的,他還說,謝謝她,謝謝她說的話。他聽懂了她的話嗎?要不然他怎麼會畫出這隻鳥呢?還有那幾個字:成功?×夢想?×奔赴!
15
從王菁菁那裏,她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老師,老師。”
黃昏,放學時的藝高門口,秦瑟車子已經發動,正要轉彎,後視鏡裏王菁菁直向她奔來。
她把車停下,放下車窗,那孩子喘著粗氣,手指因扒住秦瑟的車門指節都發白了:“老師,可算趕上了。”
她對這個孩子不是很信任。
“你收到作業了嗎?”
“我記得你的落鳥已經交了啊。”
秦瑟不解的看著她。
王菁菁的《落鳥》作業是臨摹,與她的原版一模一樣,從高一到高三,這三年裏這孩子就想混個及格。從前她是一直叫囂要轉班的,自從上次比賽作弊之後就再也不提。還有她的爸爸,“我們來這裏是交了錢的!”,他的話她是信的,用拳頭來擺平一切不平,不是英雄就是惡霸,從古至今。
所以,與這女孩子打交道時她格外加了小心。
“老師,你經過奧林匹克廣場吧?到那兒給我停一下就行。”
這孩子天生自來熟。比如她拉開車門,就坐在她身邊。她是她班主任,她可一點也不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