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沃爾瑪上麵開“高級超市”(1 / 3)

在沃爾瑪上麵開“高級超市”

創業史

作者:Spencerhuang

市場導向

才是商業社會真正的指揮家

2013年1月4日,是千年矚目的“1314”,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裏,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到處是相愛的人們幸福的笑臉。然而,在這個白雪皚皚的1月4日,我總會想起2001年的東京成田機場,那是我和李希烈初次相遇的地點。

當我還在候機樓等待回上海的航班時,一個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

“先生,你也回中國嗎?”坐我旁邊的一個年輕人問道。

“嗯!是啊,你也是中國人。”他鄉遇故知的欣喜讓我和他很開心地攀談起來。他是一個中國留學生,名叫李希烈。

李希烈對日本非常熟悉,源於他在這裏7年的留學和工作生涯。他說,當他看到我手上拿的諾基亞3210就知道我大概是一個中國人。因為日本人非常支持他們的國貨,大多會用日係手機。而我們中國人注重實用,待機時間長又磚頭般耐用的NOKIA當然深受國人的喜愛。想不到被爭論多時的中日民族特性竟然也可以用手機來解釋。

一路上,我們聊得很投機,他家在浙江諸暨,那是西施浣紗故地,南朝靈秀鄉裏。出生在農村的李希烈,一直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家鄉,邁過浙江,遠渡東洋。在日本的辛酸歲月他不想多說,但我很清楚, 在日本這個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的國度,留學生們有著怎樣一種“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複雜心情。近代以來的恩怨早已不是我們一代人,包括這一代日本人,能夠分辨的是非對錯,我們隻能繼承那些祖輩傳承的戰甲,用它們武裝自己的肉體和心靈。身在祖國的我們還可以靈肉合一,隨時隨地憤怒地宣泄自己的曆史觀。而那些身處東洋的留學生們,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但在日本謀生的現狀又令他們麵對不公時不得不選擇忍氣吞聲。

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日本留學生特有的性格特點,他們不僅學到了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致事原則,同時還具備了堅韌而強大的心靈承受力。

李希烈供職於一家日本食品企業,雖然工作多年卻還是底層員工,個中緣由我不得而知。但是,他對此卻沒有表現出一絲沮喪的神情,反而對於自己能夠持續接觸市場感到非常滿意。他認為市場導向才是商業社會真正的指揮家,任何身處在這個市場中的企業都應該對市場的脈搏認真把握、仔細閱讀,隻有這樣才能在與眾多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和諧共存。李希烈豐富的市場經驗在交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於這次我和三越百貨的合作項目也與食品有關,因此融洽而深刻的交流幾乎貫穿了飛行的全程。

雖然飛機10點起飛,11點鍾到上海,但實際上已經飛行了兩個小時。到達虹橋機場,已是深夜,我們隻能意猶未盡地互相道別並交換名片,在約定找時間再會之後各奔東西。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我們又數次見麵,他幫我解決了許多食品經營特別是在日本市場經營所遇到的難題。我們在建立良好私人友誼的同時還在其他方麵取得不小的收獲,我的公司在半年後甚至成為了李希烈所在日本食品企業在華的銷售代理和原料供應商。

熟人合夥做生意,也要最大程度保證自己對項目的控製權

當時機成熟,李希烈決定開始他的創業之旅。我還記得那是2001年底,在上海虹口體育場旁的天鵝大酒店咖啡廳,李希烈和我說起了他的創業計劃。多年的商海沉浮令他的身上有一種遠超實際年齡的老道和持重,他的創業計劃顯然出自於自己多年來深耕食品行業的心得體會。

“老黃,你覺得開高級超市怎麼樣?”他開門見山地說出了他的項目。

“嗯,‘高級’的定義是什麼?”我的疑問同樣直接,因為所謂的“高級”超市有很多,我想知道他的“高級”怎樣區別那些市麵上的“高級”超市。

“我們這個國家正在經曆著和所有資本主義社會相似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裏中產階級會逐漸成為社會進步的發動機,他們提供最大規模的價值輸出和消費來源。滿足他們的需求,一定是這個社會最有希望的行業。房地產、汽車、教育、旅遊、高檔服飾,無疑都是這樣的行業。而那些美味、安全、精致的食品必然也是這些逐漸富裕家庭的選擇。”他喝了一口咖啡繼續說道:“現在市麵上的‘高級’超市隻是簡單進口一些昂貴的西方食品,他們的消費客戶群也大多是在華洋人,雖然利潤高但是銷量畢竟不大。我要做的‘高檔’超市,其銷售的產品首先是適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產品相對國內產品不僅更加美味、安全,品牌、包裝上也更精致更具觀賞性。”

“中產階級家庭對食品的要求已經超過了‘裹腹’這個概念,還應該能夠體現出這個家庭的品味和社會地位。這不是我獨創的,日本、美國無一不是如此。當人們的經濟收入到達一定的水平,他就會開始有選擇地令自己與其他人區別開來,這就形成了新的市場需求。我關心的就是這個剛剛形成的‘需求’,我們滿足它,就能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我想做中國的伊藤洋華堂。”說完,李希烈看著自己的咖啡杯,用手中的湯匙拌出一個淡雅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