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不再

速描

作者:楊安琪

8月初的上海浦東,酷熱難耐,但卻有25萬人湧進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身穿各種動漫遊戲服裝的歌舞女孩們,以及酷炫的宣傳廣告,讓超過10萬平方米的展館瞬間成為遊戲的天堂。

當然,空氣裏也彌漫著金錢的味道。最新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指出,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收入仍呈現快速增長,實際收入達496.2億元。這個數字幾乎是同期中國電影產業產值的三倍。

但完美世界CEO蕭泓卻憂心忡忡—遊戲市場騰訊一家獨大。其今年第一季度以17.14億美元的遊戲收入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長達到40%。過去一年,這家公司在手遊方麵的表現非常出色。借助於微信等平台,騰訊的遊戲長期在iOS等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蕭泓明白,要想活下來必須尋找新出路。在參加今年的ChinaJoy前,蕭泓剛剛拜訪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眾衛生醫療學院。他得到了一個新思維,未來的遊戲絕對不單純具備娛樂屬性,即用戶傳統意義上獲得短時間的刺激,而會在醫療康複設備以及健康和生命有關的領域裏麵體現價值。“如何用互動娛樂體驗的方式,來協助解決老年化問題,這是遊戲融入未來生活非常重要的可能性。”蕭泓對《環球企業家》說。

移動遊戲最風光的時代也已經過去。去年,這個行業瞬間變成紅海市場。“2014年,移動遊戲瓶頸開始出現。”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告訴《環球企業家》。

市場重新洗牌在所難免。易觀國際智慧院院長李智對《環球企業家》說:“好遊戲想出來也比以前更難了。太多遊戲企業進入,讓這個產業鏈變得越來越複雜,也使競爭變得越來越殘酷。”

顯然,在遊戲本身的競爭中,中小遊戲廠商已經無法和騰訊相抗衡。但另一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今日頭條、優酷、愛奇藝,這些具有海量流量的應用,依舊沒有將其廣告價值全部釋放。

“當移動遊戲規模增長受到製約時,新的流量來源並沒有被充分發掘。”陳昊芝認為,移動遊戲廠商可以將巨大的移動流量由廣告形式變現。他判斷,移動遊戲在今年已有300億元的規模預期,而移動廣告還僅是一個開始。“我們認為它在未來三到五年會遠超過移動遊戲的增長速度。”

典型案例是,2011年,觸控科技僅捕魚達人一款遊戲,產生的流量規模相當於穀歌在中國全部流量的70%。換句話說,當年一家公司,持有了中國移動流量將近三分之一的存量。因為2011年的時候中國隻有5000萬台智能機,而捕魚達人安裝了3700萬台。其中每天有500萬用戶打開。如果每天有500萬人能夠看到同一條廣告,對於廣告主無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陳昊芝的實驗到目前為止頗為成功。2013年開始,觸控科技正式對外接受業務。到2014年3月,觸控科技的廣告平台業務超過了月流水1000萬元的營業水平。Android展示廣告日點擊過百萬次,iOS平台展示廣告日點擊超60萬次。

觸控科技的想法並非沒有先例。全球手機插屏廣告的鼻祖、美國公司Chartboost正是“交叉換量”移動廣告模式的發明者。Chartboost 創造了一種名為直接交易市場(Direct Deals Market)的模式,繞過了傳統廣告網絡,通過該市場,手遊開發者們可以互相在對方的遊戲裏置入自己的廣告,進行交叉推廣。

在早期移動廣告的標準形態是Banner廣告,但是Banner廣告在遊戲中非常騷擾用戶。Chartboost這種插屏廣告通常出現在用戶按暫停或者某一關結束時,此時突然彈出一個全屏的廣告通常不會引起用戶的強烈反感,轉化率大幅提升。Chartboost背後有一套較好的匹配算法,因此去轉化率比同類廣告平台高出很多。Chartboost的展示到點擊的轉化率(CTR)有時高達10%以上,而移動廣告行業的CTR平均才2%左右。

其聯合創始人瑪麗亞·阿萊格裏(Maria Alegre)對《環球企業家》說:“中國和美國不一樣,開發者完成了這個遊戲後,他有一百個兩百個APP,通過這種應用他們可以打開這種關係。”Chartboost公司正在尋找能夠打開這種關係的方法,他們決定和觸控科技合作,即未來觸控科技可以通過Chartboost提供的模式和算法變現。

“我們進入每個領域都是以一種無知者無畏的心態進入,也正是這種無畏或許能讓我們做得更好。”陳昊芝說。他表示,未來的遊戲市場終究難以預測,各種新奇想法,讓這個充滿金錢誘惑的產業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