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鱸魚(bass)悶在水底一整個冬季,終於等來了春暖花開,陽春細雨的時節。饑腸轆轆的bass開始了一年的新征程。做窩、產卵、受精、護窩等過程都將在這個季節完成。
一、春釣鱸魚關注點
1.水溫是第一關注點
因為水溫直接決定了鱸魚是否從深水向淺水開始移動並產卵。冬季,在我國南方,水庫裏的水溫會降至1℃~5℃。這個階段,鱸魚會躲藏於尖角延伸至深水的結構附近,靠近水底懸浮於尖角的兩側。還會躲藏於河道中間的深溝或者深塘,這些位置水溫相對高並且穩定,同時容易伏擊到一些遊到嘴邊的餌魚。
當水溫開始上升,到7℃以上,鱸魚就逐漸開始從深水往淺水移動,懸浮於尖角的兩側,或是貼近淺水的水底結構附近,懸浮的水深大致為4~7米。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產卵前,鱸魚的活性也比冬季時候高了很多。水溫再升高,鱸魚懸浮的位置會越靠近淺水,等到水溫達到11℃,公魚就開始進入淺灘做產床,這時,母魚仍然會懸浮在靠近淺水和深水交界的落差處,等待公魚做好產床,母魚才開始向淺水移動,去尋找合適的產床產卵。這就是整個鱸魚從冬季模式向產卵前模式移動的過程。整個過程當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是水溫。
2.其次要關注光照
對於光照鱸魚的考量遠遠要多過我們人類,因為光照的多少直接決定鱸魚產的卵能否順利孵化。所以,產卵的時候鱸魚都會盡量選擇水溫高、光照足、融氧量高的陽麵產卵。
了解了這個季節鱸魚的習性以及在水裏的位置,接下去就是有針對性的去釣獲它。
二、作釣春鱸
1.懸停餌是這個季節的主題
上麵已經分析了,隨著水溫的慢慢上升,鱸魚逐步的從冬季的深水開始向淺水移動,懸浮得也越來越高。在這個階段,經曆了一整個冬季的鱸魚已經幾乎耗盡了去年秋季時所積蓄的能量,變得很虛弱;並且偏低的水溫也限製了鱸魚的活性。在這個時候bass對於一些速度很快的餌魚幾乎是不會感興趣的,因為沒有體力去追逐。鱸魚更會對送到它嘴邊的餌魚慵懶地張開嘴叼上一口。
水溫越低,魚的活性越不好,抽動jerkbait的動作就要越小,停頓的時間也要更長。水溫高,抽動的幅度可以加大,停頓的時間也可以縮短。
在水溫隻有5℃左右的時候,我輕輕抽動2~3下jerkbait,停頓的時候有時候會超過15秒,平均也會停頓7-10秒再做下一個動作。水溫到達7℃~10℃,我抽動餌的動作會加大,讓餌在水下做出更誇張的動作,發出更大的響聲去吸引更遠的魚來咬餌。
關於什麼時候用浮水和什麼時候用懸浮的jerkbait,跟水溫也有著直接關係,因為水溫決定了魚的活性。水溫高,魚的活性好的時候可以用浮水的jerkbait,因為抽停後慢浮的動作會給魚一個刺激,感覺是餌魚要跳出水麵逃跑。水溫低的時候可以用懸浮的米諾,可以讓餌在一個泳層停留更長的時間,讓活性低的鱸魚慢慢靠近咬餌。
另外,如果你作釣的水域水夠清,那麼恭喜你,你所作釣的水域對於懸停餌來講有先天的優勢,更清的水在你抽動jerkbait的時候,更容易讓鱸魚發現,同時,在鱸魚慵懶地攻擊假餌的時候也更容易鎖定假餌的位置,讓咬口更準。
2.抽停餌的選竿指南
硬度偏軟,調性中慢調的竿子是最好的選擇。我使用的竿子為黑曼巴651MLR-B硬度為ML、調性為R(中調)的crank竿。這種竿子在抽動餌的時候能夠提給jerkbait一個很柔和的力,使jerkbait做出最自然的動作。在魚咬餌的一瞬間偏軟的竿身能夠讓魚更輕易地把餌吸進水裏,同時粘住魚,令魚不容易脫鉤。
3.產床作釣
對於鱸魚愛好者來講,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記得去年,我跟Tony在德克薩斯叉子湖邊議論帶我們釣魚的美國職業釣手似乎是個菜鳥的時候,人家用產床的作釣模式狠狠地給我們上了一課。他們對於魚的認識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鱸魚釣法的真諦。那就是,了解魚的本性,要知道魚為什麼要來咬你的餌。而不是你要用多細的線魚才會咬餌,你要用多小的餌魚才沒有壓力,更不可能是你的改裝的輪子能拋2.3克的餌還是3.2克的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