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1 / 2)

邵傑取出一本古書,說道:“正是,其實我們邵家有更早的傳承,我們是來自春秋時期的鬼穀一脈,這本便是鬼穀子十四篇當中的最後兩篇,其他《鬼穀子》書籍當中並沒有這兩篇,這是我們傳承獨有的東西!”

對此朱由崧並沒有動容,這年頭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多了去了,誰知道這十三篇和十四篇是不是真的!找個名人當做自己的先祖,這種事情也是常有,範文程那家夥都認了範仲淹當做祖先,也不知道範仲淹知道之後,會不會被他氣得從墳墓當中跳出來。

邵傑繼續說道:“自從漢代之後,法墨道縱橫諸家在朝堂上都沒有了自己的地位,五胡亂華之後,那些秘密傳承的流派也遭到了浩劫破壞,至今已經沒有幾個傳承,不過蒙元滅宋之後,一部分讀書人認為當今儒家已經當不起國之重任,因此多方考證,綜合了古代法墨道名縱橫兵等諸多學問,先祖就是這些讀書人當中的一員。這一精研,才發現原本被儒家視為邪魔外道的諸子百家,居然有這樣輝煌的學問和如此精深的思想。”

若是邵傑說他是真正的鬼穀傳承,朱由崧肯定不信,但是說那些文人整理諸子百家的學問是從蒙元滅宋之後出現的,朱由崧倒是有些相信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滅亡了,那麼這些士大夫肯定靠不住,自然要另尋他法了!這倒有些文藝複興的味道,歐洲文藝複興不就是因為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滅亡而興起的嗎?

朱由崧奇道:“從宋滅亡之後,就有人精研諸子百家,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邵傑歎道:“那是因為南宋雖滅,儒家卻仍然占據了主流,我們對此我們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因此我們我們當中也開始分為兩派,一派就是現在我們這一派,主張獲得朝中認可,效仿漢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重樹我們百家學說,另外一派則認為儒家隻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學說,而法墨道縱橫等派卻更加注重實務,比如法家重權謀刑法,墨家重工匠百藝,縱橫家重諸國博弈……他們認為完全可以從儒家內部改造儒家,讓它加入我們這些實務,綜合百家之長處,必然能夠開創一個新的儒家學說!”

朱由崧笑道:“第二種想法倒是不錯,自大明開國以來,儒家的變化也有不少,原本王陽明的心學也是一門極好的學問,不過卻給那些歪嘴和尚給念歪了!現在居然成了一門清談空議的玄學。不過這麼說來,你就是第一派了!”

邵傑點點頭說道:“我們這一派因為行為偏激,甚至被那些儒家之人視為‘魔教’,實際上我們與教派絕無聯係,隻是一群追求我們所想的學者,因此自命為‘聖門’。”

朱由崧聽得一愣,“聖門”?那東西居然真的存在,難道還有陰葵派?陰葵派裏麵可都是些美女,不知道現在秦夢瑤還在不在?

邵傑見狀,不禁奇道:“難道小王爺聽說過我們聖門?”

朱由崧說道:“你們那裏麵有沒有個陰葵派?”

邵傑不禁愕然,說道:“陰葵派?沒有,不知道小王爺從哪裏聽說過我們當中有個陰葵派?”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沒什麼,我不過是看話本看得多了,你繼續說!”

邵傑苦笑著搖搖頭,繼續說道:“不過我們在滅元之時,我們先祖甚至自己閹割進入太祖帳下,為太祖出謀劃策,太祖的錦衣衛,禦史六科言官以及內閣製度就是出自我們先祖的手筆,隻可惜在太祖死亡之後,先祖也被賜死!”

邵傑說到這裏不禁一派仰慕之情,朱由崧奇道:“太祖賜死了你們先祖,你們不恨他嗎?”

邵傑笑道:“太祖賜死了先祖,正是因為他接受了我們的權謀之學,我們自然不會忌恨,儒家都有求仁得仁的誌氣,我們這些人又怎麼會沒有這種骨氣?隻可惜建文帝即位之後,卻廢黜太祖時期的良政,於是我派便派出道衍和尚姚廣孝輔佐燕王……之後的事情,其實我不說,小王爺也知道,隻是我們雖然輔佐燕王成為了皇帝,卻因為那些腐儒的阻撓,仍然沒辦法將我們的學說,公之於天下!”

朱由崧說道:“想要將你們的學問公之於天下,就先要過天下文人這一關,因為太祖成祖都曾經重用聖門中人,有明以來,我朝帝王與文人士子的關係一向不佳,恐怕這裏麵也是有你們‘聖門’的關係吧?”

邵傑笑道:“這倒不完全是,主要還是帝王已經接受了我們聖門的學問,自然與那些腐儒之間有了隔閡!”

朱由崧說道:“那你來投靠我又是什麼意思,難道你認為我能夠幫助你將諸子百家的學問公之於天下?”

邵傑笑道:“據我所知殿下在各地收養孤兒,收攏流民,並且將他們送到北海,那些流民自然是用來道北海墾荒,但是那些孩子,恐怕是小王爺用來傳承自己的學問了,小王爺在數學和經濟學上的造詣,我們也已經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