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增似乎看穿了狄風心思,不等狄風回答,接著說道:“狄將軍,老朽剛才之言,並非輕視於你,也非見異思遷不管藉兒,實乃老朽看出狄將軍豪義不假,總想幫助藉兒。然現在你連自己都幫助不了,又憑什麼去幫助別人乎?
“幫人者,必有過人之處,不是僅憑心中想想,嘴上說說,別人就會認為你當真幫了別人。況老朽年輕時,就曾經曆過助人之事,那人經我點播指導,最後成了大商人。可悲的是,後來有一次老朽跟他閑談,老朽不小心言及了此事,結果卻鬧了一個不歡而散。”
聽範增講到這裏,狄風不覺範增說道:“你點播指導是幫人之事,當感謝你才對,怎麼又能不歡而散?”
見狄風剛才注意聽了,範增感歎了一聲道:“不料那人卻嘲笑了老朽,說你範增當初雖給我出過主意,可我按照你的指點我張某做買賣要賠了那又當如何?問得老朽感覺當時的心裏拔涼拔涼的。也就從那時開始,老朽才明白一個道理,如己不能,萬不可去說幫助過別人,以免日後遭人恥笑!”範增說到這裏,停住了話,用眼看著狄風。
狄風在兩千多年後也曾有這樣的經曆,感覺範增說得沒錯,也感覺與範增可謂同病相憐了。
“範先生所言之事我理解,然我要率軍西去,豈不違項兄之令嗎?”
“那大王的敕令就不是令了嗎?”
範增的這句話,問得狄風啞口無言。此時,可謂“忠”與“義”實難兩全。在秦末活人怎麼就這麼難啊?狄風在心裏暗暗發著感歎。
然而在任何時候,感歎都是沒有用的,唯一有用的就是抉擇。
狄風很無奈,也很無助,更感覺很迷茫。因為他清楚,自己如果遵從楚王熊心的敕令西去,必然得罪項羽,也許兄弟的情誼日後就不再了。可若不遵從楚王熊心的敕令,自己永遠都是一個兩邊不討好的人。
誰都清楚“抉擇”二字的意思,可真要做到“抉擇”二字,往往還真有些難。狄風躊躇著,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狄將軍,此前你做事是那樣敢做敢為,且殺伐決斷,如今為何卻沒了自己的主意?是怕了嗎?”韓信這時站出來說道。
“這不是怕的問題,實為忠義兩難全!”狄風歎道。
吳銘這時站出來說道:“狄將軍,想我先祖既忠又義,其結果又怎樣?仕魯國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遭嫉妒,隻好奔走於魏國;仕魏國時屢次破秦,盡得暴秦河西之地,助魏文侯成就了霸業,於是又遭公叔尚嫉妒和陷害,不得不前往楚國;在楚國,先祖為了能使楚國強盛,不但修武備,且還主持改革民生,最後卻落一個被楚國貴族亂箭穿身的下場。
“究其原因,先祖頻頻遭嫉妒,後又受害,皆因先祖每仕一國雖都盡心竭力,卻忘了他乃衛國人,非本土人,且又不向其他公侯們低頭,即使不是先祖,就是換做他人,定會也是先祖那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