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應對攔截(1 / 2)

英布和鍾離眛領了項羽將令,前往函穀關阻攔狄風所率人馬入關,還沒等他們抵達函穀關,狄風率領一萬楚軍和二萬吳中軍已過了函穀關。

也不是英布和鍾離眛率領人馬行軍緩慢,隻能說是天公不作美和距離上出了問題。

當時英布和鍾離眛率領人馬從戲水之西的鴻門到函穀關的距離,要比狄風所率領人馬所在的位置還遠。

再有,雖然英布對項羽的命令沒有抵觸情緒,鍾離眛就不同了,半路上沒少跟英布磨嘰:“項羽這是幹什麼嗎?跟他較勁的劉季他卻不打,前來支援咱們的狄兄弟他卻要拒之門外,你看這雪下得多大,不是瞎折騰嗎?”

英布性情也是直腸子,又屬於半路跟隨的項羽。初始認為項羽很講義氣,是個能患難與共的兄弟。但時間一長,他感覺項羽除了能打能殺胳膊粗拳頭硬之外,做事卻未免小氣。

尤其讓英布感到不滿意的是,那些吳中起兵時就跟隨項羽的將領,幾乎都受項羽的器重,半路跟隨的,雖然不是後媽養的,也差不多了。這般厚此薄彼,誰的眼睛都不是瞎子,稍微有點頭腦就能看出來。

也是心中有這般想法,所以鍾離眛一磨嘰,英布覺得鍾離眛說的有道理。

狄風與英布雖沒有什麼深的交往,但給英布的印象不錯,至少英布認為,狄風不似項羽那般摳門。

因此,由於距離遠又加上行軍不是很快,這便給了狄風率軍進入函穀關的機會。

當然這個機會狄風還要感謝龍且,因為項羽派英布指揮人馬從劉季手中奪下函穀關後,便命令龍且駐守函穀關。當狄風率軍一到函穀關前,龍且得報登上城頭一看,前來的人馬是狄風所率,可謂熟人相見熱情非常,便命人打開城門放行。不僅如此,還為狄風提供了許多禦寒的棉衣。

龍且這樣做給狄風的感覺是,熟人就是好辦事,倘若龍且像曆史上的劉季學習一把,當他率軍抵達函穀關吃的是閉門羹,那他就隻有望城興歎的份了,即使不在函穀關外被餓死,也得被凍死。

別看遇見了熟人龍且,狄風率軍入函穀關之後也沒敢耽擱。曆史的記憶告訴狄風,他隻有快馬加鞭率領本部人馬趕到戲水之西的鴻門,才有機會趕上項羽請劉季吃的那頓飯,去晚了的話,可能連湯都喝不到了。

當然吃飯不是目的,狄風是不想讓劉季忽悠項羽的陰謀得逞。何況這頓飯裏有乾坤,不但能保住項羽日後的生命,也可能對他日後的生死起決定性作用。

然而,當狄風率領人馬剛從函穀關穿過不久,就看見前方出現一隊人馬。兩軍一相遇,當即便展開對峙。

有兵士前來急報狄風:“報狄將軍,現前方有我楚軍攔路,韓將軍讓速來稟報將軍。”

狄風聞聽,心想楚軍攔路?不會遇見的是劉季那小子的人馬吧?現在也隻有他的人馬,才能與其他楚軍人馬較勁。

狄風看一眼跟隨在身邊楚全勝和韓有心,說道:“走,看看去。”

楚全勝和韓有心即刻率領親兵跟在狄風的身後,來到大隊人馬的前頭。

韓信一見狄風到來,不等狄風問話,便氣憤地說道:“狄將軍,項羽的腦袋簡直進水了,他竟然派軍前來攔截我軍不許前行。”

狄風心想,曆史上也沒有這出戲啊?但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穿越到秦末,無形中多出個角色,還率領一大隊人馬進入函穀關,既然劉季能拒項羽與函穀關外,那麼項羽自然也能拒他與函穀關。想想還真有些後怕,多虧龍且放行,才過了函穀關。

“韓將軍,知道這支是何人所率嗎?”狄風問韓信道。

“回狄將軍,是英布與鍾離眛所率。”韓信答道。

韓信的話剛落,沒等狄風再問,隻見對麵人馬之中衝出一位騎馬的傳令兵士,到了距離狄風還有三十多米遠的地方,兵士把馬勒住朝狄風這邊喊道:“前方可是狄將軍率領的人馬嗎?英將軍與鍾離將軍現奉上將軍之命,迎接狄風將軍率親兵前往鴻門,其他人馬就地駐紮,不得再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