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廣告時代,廣告人如何學習定位理論的倡導者阿爾·裏斯2002年出版了《公關第一,廣告第二》一書,預言了:廣告正在衰落,公共關係正在崛起。
《中國廣告》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張惠辛在其2007年的著作《超廣告傳播》中指出:品牌傳播的概念開始全麵突破了廣告的製約,一個超越廣告的時代正在到來。
劉悅坦在《經營管理者》2007年第2期撰文《從定位到錯位》提出:隨著競爭環境的改變,要從“定位”走向“錯位”,……“錯位理論”應當算是“有史以來對中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
這讓廣告人有些茫然,尤其是剛接觸到廣告的學子。
廣告仍然存在,但毋庸置疑,廣告已經不是從前的樣子了。
在這個“後廣告時代”,廣告人應該如何學習?
廣告理論研究一直是跟在實踐之後的,先有大師的成功實踐,然後做經驗總結,慢慢把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進入21世紀後,我們看到有不少論著具備了一定的超前性,廣告理論不再隻是跟隨實踐亦步亦趨了,開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提出了很多有創見也有指導意義的論點,廣告理論終於不再僅僅充當實踐的“馬後炮”,一部分成為了實踐的先導。當然,這些理論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基於當今廣告傳播環境、受眾、媒體等諸多變化的“苗頭”,抓住一點,深入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有創見性的結論。這樣看來,智慧仍然來源於現實。網絡把海量的信息帶到我們麵前,獲取信息已經不成問題,但如何解讀信息,在信息中獲得新知識,在信息中把握新趨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書案例不求多,但求翔實,這些翔實的資料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信息。
後廣告時代的廣告並非不再遵循廣告史上積累下來的若幹理論,隻是在這些理論基礎之上不斷尋求突破,因此,本書就以一些“突破點”來建構,關注新變化,特別是戰略層麵的變化,從企業營銷傳播最新方式中提煉出四個關鍵詞:數字、娛樂、品牌、聯合,采用“藍海”戰略,盡量避免重複現有案例書籍的內容。每一個關鍵詞下的案例各有側重,在突出最新策略的同時,原來熟悉的諸如定位、目標溝通、品牌命名等理論也包含在其中,這樣更便於我們學習到突破性的信息。
本書屬於全案解析,我們認為從一個完整的案例中學到相對係統知識的方式,要比分別從每個短篇案例中汲取一個知識點更有助於係統思維和戰略思維的培養。特別是一些最新案例,在解讀過程中,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知識結構、興趣點的差異,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予以關注,從而能夠發現更多的廣告新突破。
在這個後廣告時代,廣告還會從其他角度不斷超越自己,適當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一點總結,總結出最新的經驗,從實踐中發現問題並進行思考,本書僅算一個小結,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發更多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