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3 / 3)

網絡成為企業思考以及學習基礎的同時,組織型學習也可以延伸到小組以外,使得小組智慧進而轉變為企業智慧。組織意識是組織型學習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4.樹立學習新概念

你知道嗎?目前網絡上已有2000多個學習課程,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高速公路可以進入資料庫,並取得人文類的資料。舉個例子來說,古騰堡時期的古籍之一《厄比諾聖經》,原隻有少數人得見其廬山真麵目。這本古老的聖經存放在梵蒂岡,限製每天隻準200個人觀看,而且每個人隻可以看4頁。現在,這本聖經上網絡了,光是傳上網的幾天內,就有超過以往100倍的人來看這本書。總數遠超過過去500年來讀過這本聖經的人數。這就意味著學習的途徑又增加了一種。

教育及醫療保健掏空了納稅人的錢包,但是信息高速公路卻點燃了新希望。新的信息科技促使信息與知識能自由交流,大大地提升了教育及醫療保健上稅金的使用價值。隻要下定決心,將科技的效果發揮出來,教育機構就能達成自我改造。

多媒體使學習過程變得多彩多姿,令人歎為觀止,並讓所有人都願意接受學習輔助。當然,學校的課程安排還可以更兼顧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也應當讓信息更容易取得。信息高速公路讓教師們可以采用光盤的教學手法,使教育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所揭示:“以粉筆和黑板當配備的教師和這些威力強大的新媒體顯得格格不入。”國家信息基礎建設可以推動學生、教師與專家之間的共同學習:不用離開教室,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電腦上進入“電子圖書館”,或是來一趟虛擬實境之旅,走訪博物館及科學展。

21世紀的學習已經有了最本質的進步,因此你也應該隨之翻新學習觀念,這也是積累資本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不充電,隨時處於危機狀態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生活也同樣如此。本領需要加強,知識需要更新,能力需要提高,隻有這樣你才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現在的職業生活瞬息萬變,尤其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給職業生活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活力,這就要求個人必須不斷學習和更新職業技能,這樣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

當今世界是信息時代,每天出版的圖書、報刊及科學發明創造成千上萬。而人學習吸收知識的時間、能力、條件均有限,不可能一勞永逸,以不變的職業知識結構,去應付萬變的職業生活現實。況且,現代人的知識陳舊率也達到了驚人的高,一個大學生所學的知識,在畢業10年後,有用的就僅剩20%。可見,更新和補充知識是伴隨人生全過程的活動。一個職業人,必須時時地進行自我“充電”,學會不斷地掌握新技術來改進和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活,以保證自己始終在激烈的職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既然我們熱愛所從事的職業,希望能一直工作下去並獲得晉升,那麼,我們就必須更加勤勉,能夠主動自覺的學習,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身素質,其中包括決策、創造、交際能力及分析、評估、綜合和歸納事物本質的能力等等。這些基本素質可以使你的工作與你的人生融為一體,比如,如果你不能掌握新的詞彙,你就沒法用簡單明了的文字和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思想。你就會在未來社會裏感到束手無策,你的職業生活也將變得黯然無色,最終成為

一個落伍者。

自我“充電”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也許你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職業道德修養是職業活動的基礎,也是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它是從業人員根據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在職業意識、職業情感、職業理想和行為等方麵的自我教育、自我培養、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它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不斷克服損人利己思想、雇用思想和平均主義等舊的職業意識。可以說,職業道德修養的過程,是使自己在職業道路的階梯上不斷攀登的過程。

第二,不斷學習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在當代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生產力重要因素的情況下,缺少文化技術知識,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人。即使大學畢業了,有了職稱和工作業績,也隻能表明過去。每個人在職業活動中的能力,基本上取決於他對高新文化技術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

第三,注重提高職業操作技能。任何職業活動都是由一定的職業操作技能聯結成的,提高職業操作技能就等於提高了職業活動能力。個人可以通過學徒、實驗、參加比賽等形式,不斷提高本職業的基本操作技能。並達到較高的熟練程度,順利地完成本職工作任務。

第四,掌握職業生活技巧。任何一種成功的職業活動中,都包含著職業科學成分,如人們怎樣進行職業保健,怎樣能成才,怎樣能解除職業生活中的種種困擾等,都存在方法和技巧問題。懂得技巧就可能使職業生活變得豐富而有活力,否則,就難免走彎路,甚至導致職業生活的失敗。由此觀之。我們不能忽視對職業生活技巧的學習和運用,良好的技巧能夠彌補很多缺憾和不足,有助於在理想的職業領域大顯身手。

一個現代人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學習,不積極翻新職業技能就無法勝任你的工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中也就無法站住腳。

成為公司的“專家員工"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沒有了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無論你身居何處(即使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後都會獲得成功。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領域裏進行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對很多事情都懂一點皮毛要強得多。

有一個關於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在各個公司的員工之間廣泛流傳。它來自於一本名為《飛向成功》的暢銷書,作者之一便是唐納德-克裏夫頓博士。

這個寓言故事講的是,為了和人類一樣聰明,森林裏的動物們開辦了一所學校。開學典禮的第一天,來了許多動物,有小雞、小鴨、小鳥,還有小兔子、小山羊、小鬆鼠。學校為它們開設了5門課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遊泳。當老師宣布今天上跑步課時,小兔子興奮地一下在體育場跑了一個來回,並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動物,有撅著嘴的,有耷著臉的。放學後,小兔子回到家對媽媽說,這個學校真棒!我太喜歡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來到學校。老師宣布,今天上遊泳課,小鴨子興奮地一下跳進了水裏。天生害怕水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動物更沒了招。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以後發生的事情,便可以猜到了,學校裏每一天的課程,小動物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唐納德-克裏夫頓博士說,這個寓言故事寓意深遠,它詮釋了一個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讓豬去唱歌,讓兔子學遊泳”。要成功,小兔子就應跑步,小鴨子就該遊泳,小鬆鼠就得爬樹。成功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主要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長處。

許多人都曾為一個問題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為什麼自己的成就卻遠遠落後於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應該先問問自己一些問題:

——你是否真的走在前進的道路上?

——你是否像畫家仔細研究畫布一樣,仔細研究職業領域的各個細節問題?

——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麵,或者為了給你的老板創造更多的價值,你認真閱讀過專業方麵的書籍嗎?

——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你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麼這就是你無法取勝的原因。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讓這句話成為你的座右銘吧!下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內的所有問題,使自己變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麵的行家,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也就擁有了一種潛在的成功秘密武器。

此外,要想成為公司中的權威人物,還要學會主動給自己“加壓”,把工作中的壓力變成學習的動力。到公司的第一年,你可能是個毛頭小夥子,那第二年、第三年呢?要想增加自身的含金量,非得主動加壓不可。

任何努力都有回報,或許在你默默地給自己加壓的時候,你的上司已在一旁微笑著注視你了。

一個年輕人就個人努力與成功之間的關係請教一位偉人:“您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我在一段時間內隻會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會徹底做好它。”

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又怎能因失敗而責怪他人、責怪社會呢?現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經過千百年的進化,才長出一朵豔麗的花朵和一顆飽滿的果實。但是在當前社會,年輕人隨便讀幾本法律書,就想處理一樁樁棘手的案件,或者聽了兩三堂醫學課,就急於做外科手術——要知道,那個手術維係著一條寶貴的生命啊!這種人注定會是失敗者。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發揮出所有的優勢,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原則,也是人生原則。如果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特長可言,沒有了理想,失去了方向,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一位先哲說過:“如果有事情必須去做,便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另一位明哲說:“不論你手邊有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地去做!”

做事情無法善始善終的人,其心靈上亦缺乏相同的特質。他不會培養自己的個性,意誌無法堅定,無法達到自己追求的目標。

相反,做事一絲不苟能夠迅速培養嚴謹的品格,使人獲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帶領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進,又能鼓舞優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