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園地
作者:夏立生
1 要“分單元按章節對考點”複習,提高複習課教學的有效性
近幾年,高考試題選擇題分數比例加大,主觀題也有一半以上的分數以“小題”形式出現,即使是所謂的大題難題中也有基礎問題,許多試題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或“影子”。為此,在化學複習教學中特別是在第一輪複習階段,筆者向來緊扣教材,突出基礎,“分單元按章節對考點”精選易題、小題和難題、大題,並適當拓展在考試中可能出現的類型。一般來說,易題和小題偏重於基礎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難題、大題則建立在易題、小題的基礎上,重點考查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所以,在第一階段的複習中主要是選準用好易題和小題。本階段複習中教師不宜過多將綜合性大的試題直接用來教學,而需要對綜合性大的曆年高考題進行拆分和重組,盡可能利用合適的選擇題來組織教學,試題盡可能牽涉本考點的基礎知識,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回歸教材,建立起教材、考點和試題之間的聯係,來提高第一階段的複習效率。筆者在對“有弱電解質參加的酸堿中和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進行複習教學時,效果非常好,就得益於選用了綜合性大例題。
同時,筆者還嚐試以“問題帶考點——考點串知識——應用促能力”的複習課教學模式,突出複習課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應用性,從問題情境入手,由淺入深地向學生展現知識點的應用和考試要求,培養學生再次發現、重組知識的綜合能力,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過程。
2 用實驗教學來推進化學複習
高考中的化學實驗絕大多數都來自於人們的生活。
【例1】(2010上海卷)一次性飯盒中石蠟(高級烷烴)和碳酸鈣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評價飯盒質量的指標之一,測定溶出量量的主要實驗步驟設計如下:剪碎、稱重——浸溶溶解——過濾——殘渣烘幹——冷卻、稱重——恒重。為了將石蠟和碳酸鈣溶出,應選用的試劑是()。A 氯化鈉溶液B 稀醋酸C 稀硫酸D 正己烷
【例2】(2008安徽卷)家用便池裏的汙垢用家用食醋能洗幹淨嗎?原因是什麼?若改成醋酸行不行?改成乙酸呢?考查乙酸的俗名是什麼,乙酸和家用食醋中醋酸的濃度大小,同時還涉及分散係等有關概念。
【例3】(2007廣東卷)消防隊員滅火時選用阻燃劑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從熱化學、反應熱、元素化合物的性質等多個角度來分析,選擇哪種阻燃劑效果更優化?切蘋果時,蘋果的斷切麵和刀刃上出現紅色,原因是什麼?用化學方程式來加以說明和解釋。
3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入有利於知識的歸納和總結
高三化學的綜合性複習,每堂課都要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比較、分析、討論、概括、總結。這全部由教師的一支粉筆去完成實在是太難,印刷講義將會給學生的經濟帶來更大的負擔,而多媒體教學則能很好地展示並順利完成這一過程。
利用多媒體技術時可先將知識結構用軟件輸入到計算機中。現在複習時所用的無論是第一輪複習資料還是第二輪複習資料都配有光盤,而光盤裏就涉及更多的知識總結和歸納的內容。課堂複習中教師邊講邊逐步按鍵將知識結構突顯出來,這樣的操作能及時幫助學生歸納和總結所學知識。另外,有些教師的字體實在是拿不上台麵,如果硬著頭皮在黑板上寫下那樣的總結性文字,會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還會花費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寫字上。而如果邊講解學生邊記錄的話,那學生隻有記的工夫了,而理解的層麵就會大大降低。通過多媒體可以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知識框架、網絡結構,使知識係統化、結構化、條理化。利用多媒體可生動形象地再現化學實驗,激起學生對曾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回憶,且進一步使學生知識形成結構和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