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例談(1 / 2)

教學園地

作者:王芳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優化課堂教學,向課堂要質量,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這是一線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那麼,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過去的複習型、開門見山型等導入課題的方法大多被創設情境導入法所代替。“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內容生動、學生熟悉、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願望,建立起良好的課堂秩序,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意識。課堂所追求的“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擁有學習主動權”在預設好的情境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實。

但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還是出現一些情境牽強附會的現象。比如在一次聽課中某教師教學“電子表格的製作”的情境設計,其本意是想通過讓學生嚐嚐做學生會幹部的滋味,引起學生處理表格數據的興趣,以順利引入課題。但在設計這個情境時,沒想到借班上課的學校根本不存在這種學生組織,因此創設的情境根本就不成立。這樣的情境創設顯得非常唐突,不但衝淡學生的興趣,而且也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考慮到情境創設的有效性,不利於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境設計,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創設導入情境不能太長,新課的導入要簡潔有效。有些知識的教學,采用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學習或開門見山,效果會更好,更簡便,更節約時間。

2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是一門帶有探究性的、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的學科,常用探究性學習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為基礎,問題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載體,而教師可通過課堂提問將問題傳遞給學生。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避免問一些不帶思考性的簡單問題,或者是一些帶有暗示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影響探究學習效果。隻有問在有疑之處、問在關鍵之處,難易適度並具有啟發性,才是有效的課堂提問。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好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形,純熟之功彌深”。

3 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想的過程和結果”,不但充分地體現教學的民主,也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是學生取長補短、展現個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課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