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任應岐軍隊編製不斷擴大。
任應岐改編為十二軍後,不斷擴大編製,人數由原來的兩千多人,增加到一萬七千多人,共轄五個師六個混成旅,第一師顏芝蘭,第二師趙青山,第三師安榮昌,第四師張成德,教導師文清林(瑞臣),第一旅張義順、第二旅楊鼎臣,第三旅戴民權,第四旅盧發,分別駐紮在豫南鄂北十個縣,即固始、潢川、商城、光山、麻城、黃安、正陽、息縣、羅山、新蔡等縣。
7月任命共產黨員吳鏡堂為該部第三師政治部主任。
7月25日,魏益三殆成光杆,所部投任應岐又散。
據天津《大公報》1927年7月25日載:“南京訊,據軍界消息,魏益三現駐廣水等處,人數無多,直接受武漢政府命令。先是魏部有任旅長者,突叛魏而投任應岐,往駐光山一帶,乃任之部下炮兵團營長等,對任應岐又極鄙視,怪任旅之明珠投暗,將炮拴卸下,相率逃散,現在魏部無炮,任應岐則有炮而無拴雲。”
8月15日,任應岐抗議日本增兵青島電。
據上海《申報》1927年8月15日載:“公電,光州任應岐電,各報館均鑒:頃聞日本增兵青島,並擬深入山東,噩耗傳來,曷勝憤慨,豺狼野心,甘冒不韙,陽假出兵護僑之名,陰行侵略陷害之實。既勾結奉魯軍閥,助長中國內亂,複施其鬼蜮伎倆,破壞東亞和平,似此陰謀,實堪痛恨,凡屬同胞,亟應反對,務盼本革命之精神,作外交之後盾,庶我華胄,得免沉淪,迫切陳詞,不勝怵惕。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任應岐率全體官佐士兵同叩。”
1927年冬收撫盤踞在項城的巨匪李尚武。
11月,參加桂唐之戰。
12月6日,任應岐部奉令轉師北伐。
據上海《申報》1927年12月6日載:“十二軍軍長任應岐,前奉令討唐,將隊伍開抵黃陂、宋埠,已半月矣。該軍皆華北健兒,以之擔任北伐,於地理及環境,最為適宜,故軍委會於鄂省軍事結束之後,即飭任氏轉師北伐,集中阜陽,會攻徐州。據該軍駐京辦事處長申淩霄言,五月間奉魯之張敬堯、袁家驥盤踞阜陽、太和一帶,該軍即大舉討伐一次,激戰經旬,袁軍幾全軍覆沒,張軍損失殆盡,嗣以王普、馬祥斌電稱收編,任軍長乃停止攻擊。該軍在皖北一帶,地勢嫻熟,此次集中穎州,向徐州前進,必能事半功倍雲雲。茲將軍委會致任氏電令錄次:
國急,宋埠、麻城探投任軍長鑒,現鄂省軍事已告結束,貴軍應即集中穎州,會同柏宣慰使所部,肅清渦陽、亳州一帶殘敵後,即會攻徐州,幸勿延誤為要,軍委會主席團三十印。
附任氏複申淩霄電:國急,南京水西門糯米巷第十二軍駐京辦事處長申淩霄弟鑒,鴻密,頃接三十電,轉軍委會令,我軍轉師北伐,集中穎州,會攻徐州等因,兄除飭留守光、潢、固、息、商、新、羅、正等部,先向指定地點集中外,準於江(3)晚,由漢動身返宋,率全部向穎州前進,會攻徐州。任應岐江(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