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任應岐大事年表(三)(3 / 3)

12月5日,派文清林教導師鎮壓黃麻起義。

12月6日,率部集中潁州,

1928年3月9日,被任命為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4月30日,樊鍾秀、任應岐聯合對馮。

據北京《晨報》1928年4月30日載:“[樊鍾秀軍確襲襄城],樊鍾秀、任應岐聯合對馮,本月初間,即在襄城等處,實行發動,(下略)迨至十三日,馮玉祥始分向程潛、白崇禧電告,(下略)請程潛、白崇禧、李宗仁力加勸止。李據馮電,一麵電勸樊鍾秀、任應岐,一麵遽電程、白,程、白閱電畢,當即會商結果,分電勸阻樊鍾秀、任應岐,務暫捐小忿,並電李宗仁,請就近派員赴樊鍾秀、任應岐處。”

5月4日,任應岐、李振亞各軍攻下襄城、嵩縣,向洛陽進攻。

據北京《晨報》1928年5月4日載:“[樊軍入洛]、任應岐李振亞各軍攻下襄城、嵩縣後,突向洛陽積極進攻。”

1928年(夏)月,任應岐調蘇北徐州一帶駐防。

1928年秋,任部在與張宗昌、褚玉璞作戰時,陳青雲受褚所托,策反任師團長顏芝蘭被發覺,任應岐槍斃陳青雲。

1928年(秋)月,任應岐被調往山東德州附近地區駐防。根據編遣會議決定,任的十二軍縮編為師,取消十二軍番號,委任應岐為49師師長。蔣令任師援助煙台的劉珍年,攻打張宗昌,任策動張宗昌部的孫殿英旅離張投蔣。蔣委孫殿英為獨立旅旅長。任師打敗張宗昌占領掖縣、昌邑。

1929年2月18日,在德州宣誓就任49師師長。轄3旅。旅長趙青山、安榮昌。屬中央直轄部隊。駐德州。

2月任部團長文青林受孫殿英盅惑,叛任投孫,就任孫殿英自封的保民軍第六師師長,被任部圍剿,文準備返鄉當土匪,3月4日任應岐平定叛亂,文被槍決。

1929年春,蔣介石到德州視察49師。

5月,任應岐打敗張宗昌,張宗昌逃亡日本。

5月肅清膠東殘匪張升九部。

6月,返回德州駐防。

6.16發布討馮命令,第49師屬於第一總預備隊總指揮韓複榘指揮。

7月底,調防江蘇海州改歸江蘇省指揮。10月劃歸總預備隊總指揮陳調元指揮。

11月18日,赴南京晉見蔣介石。

12月,唐生智擬定反蔣作戰計劃:建國軍總司令樊鍾秀部擔任豫西剿匪事宜。

護黨救國軍第4路軍(總司令唐生智)

護黨救國軍義勇軍總指揮樊鍾秀

護黨救國軍第15軍軍長任應岐

第15軍步兵第1旅旅長安榮昌

第15軍步兵第2旅旅長戴民權

12月30日,任應岐駐軍河南襄城縣,中共魯山縣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吳鏡堂被樊鍾秀逮捕。應共產黨員呂東甫、老孟請求,任應岐營救吳鏡堂未果。吳被樊鍾秀殺害。

1930年1月9日,派戴民權參加蔣唐戰爭,對唐生智作戰。

1930年(春)月,派代表張述孔、劉覺民參加閆馮在太原召開的反蔣會議。

2月16日,蔣介石製定“討逆軍作戰計劃”。

3月15日,蔣介石指示“活捉任應岐即送南京”。命令任應岐49師調往安徽壽州駐防。

3月17日,途經安徽靈泗縣境,蔣預先埋伏三個師(顧祝同師、劉峙師、韓複榘師。韓複榘為總指揮),趁夜殲擊,任師幾乎全軍覆沒。安榮昌、趙青山兩旅得到消息後,急行軍趕赴救援,又遭伏擊。突圍後,隻餘三千人。任本人隻身逃脫去天津。該部仍稱49師,蔣令顏芝蘭為師長,移駐蚌埠,不久將顏撤職,李肖庭為師長,不久49師的番號也取消了。殘部和安、趙兩旅投歸孫殿英(1929年春孫殿英接受汪精衛委任的第十四路總指揮,兼四十一軍軍長)。

1930年3月23日,在六安、阜陽任應岐殘部安榮昌、趙青山兩旅被國民黨中央收編。

據上海《民國日報》1930年3月23日載:“惟在皖省六安、阜陽一帶,任應岐殘部安榮昌、趙青山兩旅,近由中央收編,調駐徐西蕭縣,本人定十九日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