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當下也隻能把自己打的唯一一場大勝仗給拿出來剖析一遍了,韓信走到掛在帥案後的羊皮地圖上,指著彭城說道:“章邯軍當日有二十萬之眾屯於彭城。”
說著又將手指著下邳城外道:“而楚軍僅有三萬駐紮下邳城外西南三裏。”
“二十萬對上三萬。章邯為什麼不出傾巢之兵?”帳下一將領問道。
韓信笑道:“章邯這二十萬軍乃是征陳勝之兵,本就屬於疲憊之師。在聞報項羽率軍三萬攻打下邳時,也抱有輕敵之心。故而隻帶了五萬軍前來,我估計章邯當初並不是想要殲滅這三萬楚軍,隻是想把他們嚇走。可是我們在發現章邯之後卻連戰也不戰,就向淮水邊退去,這就給章邯造成了一個我們不敢跟他打的假象。”
“而且,因為我軍退軍的方向乃是淮水之濱,章邯隻要咬著我軍的屁股就能把咱們都投進淮水裏喂了王八。所以章邯在發現我軍開始撤退之後竟然是隻帶著數百車騎前來追擊,將步兵給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那你們是怎麼做的?難道真的讓他們咬著屁股跟到岸邊?”周勃此時也不明白了,既然敵人明擺著要跟在你身後打你,為什麼還要往水邊撤退。
韓信眉眼帶笑地掃視了一圈帳下眾將,說道:“因為我知道我的對手是章邯,章邯這個人雖然有時候會犯糊塗。可為人小心謹慎,他就是那種典型的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的將領。所以我抓住了他這個弱點,我跟項羽二人駐守在山路狹道處阻敵,讓章邯以為我軍有埋伏,不敢再貿然向前。”
“那萬一他們衝上來你們豈不是危險?”站在一旁的劉季也問道。他可不敢想象兩個人橫刀立馬擋住敵人好幾百騎兵。
韓信放下手沉聲道:“這就是戰爭,有時候你不得不去賭你的對手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如果任由他繼續追擊,楚軍必然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迎敵。到時候就算能勝也不過是慘勝,章邯在彭城還有十五萬大軍,可楚軍就不再剩下什麼了。”
“那後來呢?後來怎麼布置的。”下麵又有人起哄,雖然早就知道了結果。可是對於這起義初期一場大勝的過程他們還是很想知道的。
“再後來,等章邯帶兵追到淮水之濱的時候。楚軍早已休整了大半天,並且布下陣勢來了。”
蕭何此時在一旁提醒道:“說說你原本的計劃,我們想聽這個。”
韓信微點頭道:“我最初的布置是讓項羽帶兵一萬列為兩部迎敵。”
下麵又有人起哄到:“你會不會打仗,一萬人迎敵還得分成兩部,能受得住一次衝擊嗎?”
“你們別急,我也沒打算正麵迎上秦軍的衝擊。以弓手布於兩翼,敵軍衝上來以後以箭矢散射,短兵相接後弓手後撤。步兵殿後,後部繼續迎敵,待撤下來的士兵再列好陣型後前部又依次後撤,如此輪番後退。項羽軍部與龍且部間相隔半裏,等到秦軍真正跟楚軍交上戰時,早已經沒了銳氣。而且我事先安排下過江的楚軍也該到了。如此便可一舉擊潰秦軍。”說罷韓信又袖手站在一旁,不再吱聲。
軍帳之中靜可聆針,再沒有任何人敢再接話。他們已經徹底被韓信給震住,如此連環戰略,環環相扣。將秦軍一步一步帶入萬劫不複。
“那韓先生最初設想的傷亡比例是多少?”蕭何問道。
韓信知道這是說到重點了,設想這個東西很奇妙,事前你決不能胡說,否則容易引起將士的驕傲散漫。可是事後你再怎麼吹就無從考證了。而這個時候你吹得越厲害,別人就越覺得你是有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