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副秘書長黃海亮奉命帶隊,前來西華州調查有關常務副市長花少嶸道德敗壞,與一名死去的妓女小薇藏有私情,並與多名女子保持長期曖昧關係的爆料網上。皮思平與黃海亮單獨見麵交談時,直接向他攤牌說:“我與你是多年的朋友。老實講,不打算在你麵前評價花少嶸同誌的私人生活。對省紀委的調查工作,我不幹涉,不發表意見!”黃海亮對皮思平輕捶一拳,笑著說:“你就差講不讚成,不支持了!我看你內心裏,分明是在有意袒護花副市長。”皮思平說:“袒護說不上,但至少不希望把動靜搞得太大!”黃海亮說:“你與我妻子方方到底是同出一個師門。她昨天劈頭蓋臉地罵了我一夜,責備我不該攤上這檔子事,命我千萬不得向你發難。唉!我怕慣了內人,現在真的很難做!”皮思平故作同情地衝黃海亮搖搖頭,說:“方方師姐口齒伶俐,你不是她的對手,隻怪老兄自己擇妻不慎!”黃海亮收住玩笑,說:“花副市長風流倜儻,我與你一起和他接觸過幾回,印象還算可以。思平老弟,求你在這件事上,倒是要真的給我拿個主意。”皮思平想了一下,說:“情色貪官是當前社會的毒瘤,必須加以肅清。就花少嶸同誌來說,他的確存在感情亂投、生活放縱的問題。但我認為,他尚沒有失去作為一個領導幹部應有的清廉本色,並且在大是大非麵前,能夠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黃海亮說:“看來,你很欣賞花副市長。”皮思平說:“省紀委對花少嶸同誌在生活作風方麵的問題,調查屬實顯然沒有問題。現在,我對你有兩個請求,一是花少嶸受我委托,正在全權處置西華州這次幹部體製改革和人事調整,目前已接近尾聲,希望工作組不要影響他這方麵的工作;二是期望省紀委從寬考量,能否隻限於在黨內紀律或者行政處罰上,給花少嶸同誌一個必須有的懲戒。”黃海亮問:“處以黨內警告,或者行政記過,是這樣麼?”皮思平點點頭,說:“你有調查後的處置建議權。我希望關於花少嶸問題的最終處理結果,最好就是這個樣子!”
熊敬釗犧牲後的第五天,西華州市委市政府為他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分管政府工作的副市長杜雨晴,原本部署追悼會盡量縮小規模,隻是象征性地安排一部分公安幹警參加,但市政府辦公室、公安局不斷接到民從的呼籲,要求允許各行各業派出代表參加追悼會。皮思平聞知,感動廣大百姓的正義和良知,立刻熱血沸騰。他深知民意不可違,當即指示杜雨晴提升追悼會的規格,場址從市公安局會議室遷移至可以容納近好幾百人的政府禮堂。市委宣傳部長於飛征得皮思平的同意,命令市電視台全程直播追悼會現場。
追悼大廳肅穆莊嚴,高掛著熊敬釗的遺像,鮮花叢中擺放著他生前戴過的警帽。這頂警帽是熊敬釗犧牲後,在爆炸現場搜索到他的唯一遺物,周圈的帽簷雖然燒焦變形,但國徽依然堅硬、依然明亮。參加追悼會的有市委市政府領導、公安幹警,也有普通的工人、學生,甚至包括無業的市民。在政府禮堂的外麵,還聚集著自發前來的上千名百姓。
皮思平的悼詞沒有使用文稿。他用沉重的口氣說:“感謝前來參加熊敬釗同誌追悼大會的所有人。熊敬釗同誌,他沒有留下遺體讓我們去告別,也沒有留下任何家人,讓我們去問候安慰。他唯一留下來的,是記載了他二十多年生活、工作的幾本日記,還有多年來為妻子,為女兒看病積攢下來的幾十萬元欠債清單。如果說還有,就是大家現在都能看到,這頂血染的警帽。”皮思平說到這裏時,沒有能忍住哽咽。他停頓了一下,努力恢複平靜,繼續說:“我必須告訴大家,今天在這裏悼念熊敬釗同誌,並非把他看成一個品格多麼高尚、完美的英雄。他在工作上存在不足,有很多自私者身上所共有的缺陷。或許甚至可以說,熊敬釗同誌在執法中沒有做到一塵不染,不是我們願望中一位理想的好警官。但熊敬釗同誌,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選擇了正義、選擇了犧牲,所以從這一點說,我認為熊敬釗同誌,已經履行他作為一個人民警察所能擔當的崇高責任。很多時候,我們會遇見不公需要伸張,遇見弱者需要幫助,遇見強暴需要出手,每當麵臨這種考驗時候,多數人沒有發出聲音,沒有付出行動,而是選擇了退縮或者躲開。熊敬釗同誌是我們的榜樣,他在歹徒對萬水閘實施爆炸那緊張的一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犧牲自己,以此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我希望熊敬釗同誌的犧牲,能喚醒我們已經麻木的神經,在西華州點燃我們對善良、對正義的信念,找回已經丟失的道德品質,捍衛人類的尊嚴。”皮思平環顧靜默的的人群,突然想到了因為他而慘死的小薇,還有深受重傷的張偉欣,一時淚眼朦朧。他百感交集地說:“因為熊敬釗同誌的突然犧牲,我想起一個多月前,還有另外一位慘遭淩辱而死的姑娘。我作為西華州市長、市委第一副書記,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們看到,我是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與熊敬釗同誌和那位姑娘相比,我不如他們剛強,不如他們勇敢。到西華州任職之前,我在這裏沒有一個熟人、朋友、親戚,更沒有任何的對手、仇人。但是為了職責所在,為了大多數民眾的利益,我在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出現了很多指責、反對的聲音。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播種仇恨,宣揚報複。用報複製服仇恨,仇恨隻會越來越深。我是一個讀書人,一貫反對掠奪權力的政治惡鬥。當今的中國是法治社會,但我的骨子裏卻崇尚禮製治國。根據組織的安排,我在西華州的任職期限,隻剩餘兩個多月的時間。西華州曆史悠久,這裏曾經是曆史名人範仲淹、蘇東坡、歐陽修為官的地方,湧現過著名的將領劉福通、劉琦,也是新中國解放戰爭淮海戰役的搖籃之地。西華州的未來,掌握在西華州民眾的手裏。我雖然是西華州的匆匆路客,個人能力微不足道,但為了倡導公平和正義,我別無選擇,隻能與西華州廣大的民眾一道,在逆境中突圍。熊敬釗同誌遠去了!他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敬重和懷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