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建本科院校教師績效考核研究(1 /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師績效考核研究

績效·薪酬

作者:周景偉

摘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體係,全麵客觀地對教師績效進行評價,對改進教師工作績效,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 教師 績效考核

高校績效工資製度改革旨在建立注重實績和貢獻、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分配激勵機製。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體係,全麵客觀地對教師績效進行評價,是落實績效工資製度的基礎,對改進教師工作績效、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我校實施本科教育以來,在不斷探索中構建起了“三評一審”百分製教師績效考核模式,並通過發揮考核的監督、導向和激勵作用,促進了教師發展和師資隊伍建設。

一、“三評一審”百分製教師績效考核實踐

1.考核辦法

“三評一審”中的“三評”是指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和院係考評,“一審”是指學校最終審定考核結果。“一審”也是考評,是校級層麵如教務處、人事處和教師發展中心對教師的考核。

一是教師自評:屬定性考核,教師對當學期個人履行教師崗位職責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

二是學生評教:屬定量考核,各院係於學期末組織學生通過網絡係統對教師教學情況進行集體評議。

三是院係考評:屬定量考核,院係通過召開評議會等形式對教師當學期履行教師崗位職責情況進行評估和認定。

四是院係公示與考核結果上報:院係根據對教師考核的綜合得分確定評價等級,對考評為優秀的教師進行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結果予以認定,對有異議的複議後認定,並將最終結果彙總後上報學校。

五是學校審定:學校審定教師考核結果。

2.考核內容

“三評一審”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麵。“德”主要考核教師的思想表現和師德修養;“能”主要考核教師的學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勤”主要考核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勞動紀律;“績”主要考核教師的工作實績和貢獻大小。其中,師德表現和工作實績是教師考核的重點。

3.考核等級與考核結果使用

考核每學期組織一次,年終總評一次。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率不能超過院係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考核結果記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作為聘任、晉級、評優、培養等的主要依據。

4.考核組織領導

為了保證考核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成立教師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製定和完善教師考核辦法;組織指導和監督考核工作;審定教師考核結果,研究處理考核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各院係成立相應的教師考核工作小組,依據教師考核辦法組織實施本單位教師考核;對被考核教師做出結論意見,向教師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彙報考核工作;將本單位教師考核結論上報校教師考核工作辦公室;受理本單位教師對考核結果的複核申請。

二、教師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

1.考核指標體係不夠合理

一是考核指標不全麵。高校教師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四大任務,教師工作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師績效考核的多維性。教師考核辦法在製定的過程中,隻征求了部分院係的意見,未能在廣大教師中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造成指標過高或過低、考核標準不能準確反映教師實際工作狀況。

二是考核指標操作性不強。考核指標不夠明確和具體,籠統的表述容易造成考核人員對指標的真實內涵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從而難以準確估分和評價。學生評教指標沒有以學生為本進行設計,過於專業和複雜,影響了學生評教的客觀性。

三是考核指標沒有體現差異性。專業不同、課程類別不同,對教師考核的要求不盡相同,因而用同一指標體係去衡量和評價,就可能會造成考核的不公平。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教師考核指標也應隨著實際情況而進行及時的調整,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考核指標體係沒有與考核環境保持步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