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培訓模式創新
培訓部
作者:孫文良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對企業運營的各方麵均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總結了移動互聯對企業培訓業帶來的新變化,探討在係統培訓模式各階段如何利用移動互聯技術的創新手段,並提出不斷推進企業培訓模式創新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移動互聯 企業培訓 培訓模式
一、移動互聯為培訓帶來的新變化
1.打破了時空的限製。在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培訓可通過手機終端設備實現,這種設備便於攜帶,可以解決培訓需要預先準備、在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學習的傳統模式。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可以做到永遠不關機,任何時間都可以為學員提供培訓內容,任何時間都可以允許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碎片化的傾向使得手機等終端占用了用戶大量的閑暇時間,企業員工可以在閑暇時間,在任何地點隨時通過移動終端接受和參與培訓。另外,移動互聯還具有強製性的特點,手機一響,用戶肯定會看。企業可以通過移動互聯技術第一時間向員工發出培訓內容,員工也可以在任何地點接收信息並接受培訓,大大提高了企業培訓實效。
2.強化了培訓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統一管理所有培訓資源,甚至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對培訓資源進行遠程操作和控製。培訓資源一旦進入企業的移動培訓平台,其可以永久保存,且企業員工可通過身份認證進行反複學習,與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比較具有永久性。其次,傳統培訓受製於場地大小等因素,培訓人數總是有限的,引入移動互聯技術後,培訓資源的使用可以不受人數限製,可以使更多的員工參與到培訓中來,其共享優勢顯現。移動互聯學習能夠重複學習、讓更多人學習,在強化了培訓管理和利用的同時,長期來看也為企業節約了投入的成本。
3.提供了更人性化的選擇。傳統培訓更多的強調員工的共性需求,而移動互聯培訓可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員工的個性選擇。企業可以在移動培訓平台放入多種公共資源和針對特定對象的指定資源,員工通過移動終端學習,可以自主地選擇培訓的時間、地點外,還可以自主選擇除企業指定學習內容以外的培訓內容,並且可自行掌握培訓的進度。
二、企業培訓模式的創新手段
在實際中,培訓模式是多樣的,本文主要利用馬丁﹒所羅門提出的係統培訓模式,從培訓的運作流程方麵分析移動互聯帶來的創新。
1.需求分析階段。培訓需求分析作為培訓活動的首要環節和基礎工作,對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傳統的培訓需求分析主要是通過績效評估來確認組織成員應有績效和實際績效的差別,後來逐步注重員工的需求,作為開放的人力資源係統的一部分。由於手段的局限,一般主要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收集員工的培訓需求,考慮到實施成本,這些方法無論在覆蓋麵和開展頻次方麵都受到限製。但在移動互聯時代,這種限製被打破了,員工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提出培訓需求,企業不需要定期專門組織開展調查工作,而且可以通過數據庫隨時彙總整理員工需求,甚至可以將培訓係統開放給客戶,調研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以便於增強培訓需求分析的有效性和實效性,為培訓工作的良好開展提供重要保證。
2.計劃準備階段。企業可將製定好的個人訓練發展計劃通過培訓係統自動生成員工個人培訓課表,員工可通過終端隨時查閱自己的課程安排,便於合理安排時間。另外,通過移動終端可以提醒員工注意學習時間,通過短信通知上課時間、地點等信息,以免錯過報名時間等。在準備階段,員工可通過移動終端報名,可以省去現場報名的過程,節省時間,也方便組織人員進行統計。組織人員還可以通過培訓係統為參訓員工推送課前準備材料,讓員工對課程充分準備,掃清課程的知識盲點。參訓人員還可以隨時將課程的疑問發送給組織人員或培訓師,雙方可提前互動,讓參訓人員更深入地了解培訓內容,培訓師更貼切地了解員工需求,掌握好講授重點。
3.具體實施階段。在關於培訓的研究中均認為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將比傳統的講授式培訓效果更好,而移動互聯恰恰為多樣化培訓的實施提供了可能。企業可將flash、三分頻等各種形式的培訓課程導入培訓係統,員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學習,不管是在聚會間隙、家庭閑暇時,都可以充充電,較好地解決了工學矛盾。即使是培訓師傳統的現場講授,通過移動互聯技術進行直播,也能打破培訓場地的限製,使得更多的用戶接收到訊息。另外,注重個人體驗的多樣化培訓方式也可以應用在移動互聯的培訓中,比如情景模擬,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模擬真實的工作生活場景,隨著人機界麵互動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在實施過程中,學員還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與培訓師和其他學員互動,增強培訓的互動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