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院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工作經驗分享(1 / 3)

我院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工作經驗分享

人才開發

作者:張建新 蓋冰雁 楊萍 姚華

摘要:博士後工作是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的途徑。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2001年成立臨床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以來,已先後招收、培養了44名臨床醫學博士後。本文就該院在博士後管理和培養實踐工作中總結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臨床醫學 博士後 管理

我國博士後製度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借鑒國外經驗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於1985年建立起來的,它是一種通過特殊的管理方式來培養和造就高級專業人才的製度。宗旨就是為加速培養和造就年輕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科技骨幹。

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於2001年經國家人事部博士後管理工作的有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在經過專門調研、實地考察後,經專家嚴格評審,國家人事部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準於2001年7月7日正式掛牌成立,基地設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建站以來,已累計招收十三批進站人員,合計44名博士後,其中俄籍博士一名、法籍博士一名,留學回國人員10名,目前在站博士後15人。先後三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並承辦了一次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會議。

在十餘年的博士後招收、培養管理工作中,亦遇到過招生難、給博士後提供的基礎條件不夠好、管理製度和培養體製不完善、考核評估機製不健全等影響博士後培養質量的問題。本文就我院在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我們所進行的實踐探索取得的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院過去在博士後流動站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

1.難以招收到優秀的博士後。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博士畢業生畢業後的第一選擇一般是希望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對醫學畢業生來說,畢業後如果直接選擇做博士後,將意味著他們要多出兩至三年時間從事科研工作,而且在站期間的收入低於同類工作人員水平。申請入站的博士們考慮的因素較多,又考慮醫學專業博士畢業都已經三十多歲,他們不希望出站再麵臨重新擇業的情況,所以在站期間的待遇、身份和出站去向成為很多人的考慮因素。加上我院地處西北不發達地區,綜合以上眾多因素,吸引優秀博士進入我院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科研動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2.給博士後們提供的基礎條件和配套經費不夠。最初的幾年裏,由於博士後招生數量少,並沒有為博士後們提供專門的辦公室、電腦設備、公寓等,盡管博士後們從事科研工作的經費除了每年國家提供的經費以外,還有我們為博士後們配套的2萬元,但是這些經費還是遠遠不夠的,總體來說博士後資助力度不夠。

3.管理製度不夠完善。雖我院於2001年就成立了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但是當時由於各類原因,流動站的具體工作交由我院科研科管理,後期又交由研究生科管理,雖然博士後們主要從事的是科研工作,但是交由科研教育管理部門負責不是太合適。期間雖然製定了很多製度,但是都沒有從人力資源角度全麵考慮,導致博士後管理製度不夠完善,具體管理的時候遇到的很多問題無法用製度解決。

4.博士後工作考評機製不健全。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有立題、開題、研究實施、結題和總結報告幾部分組成,由於一般隻有短短的兩年時間,如果沒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礎,加之研究周期的製約,如果在站2年時間不合理安排,將很難達到出站要求。因此,建立健全的考核機製是管理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在以往博士後工作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主要關注對博士後人員的管理,而對博士後的考核無實質性對應措施,如對博士後的製約、獎勵等。對博士後合作導師的考核往往也是忽視的。因為對合作導師沒有相應的考核要求,有些合作導師也就對自己指導的博士後疏於管理。管理部門也沒有建立起對博士後人員及合作導師的一種考評激勵機製。加之最初幾年對博士後的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製定的標準較低,考核內容比較籠統,量化的內容較少,也導致對博士後的考核激勵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