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個所謂的“七星山金字塔遺址”,指位於台灣七星山主峰、南峰和東峰之間,一處約有七八層樓高的三角形石錐體。包括李應東在內的一些“專家”聲稱它是超遠古文明的遺址。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請專業考古學者前往現場勘察。他們認為,現場缺乏瓦片、陶片等人類活動的遺跡,判斷那處陡峭錐體本係天成,與人無關。將這裏視作“超遠古文明遺址”是典型的偽科學觀點。自然,李應東毫不理會這種反駁。在前天他作的“學術”報告裏,七星山遺址之貨真價實,仿佛已經被全世界公認。
至於“台灣—巴新文化交流協會”,譚鬆在網上也查不到資料。廖錚又想到另一個能夠提供幫助的人。她給張百卿發了信息。張百卿果然像他說過的那樣,暗中關注著這次活動。立刻動員起自己的信息網。不到半小時便把有關資料傳給了廖錚。原來,那個協會也是李應東自己策劃的組織。幾個月前,李應東就來過巴新獨立國,和博阿伊有過接觸。波爾蒂略奇書一出,李應東這個不擇手段追求名氣的人,立刻嗅到了可以炒作自己的題目,順手便成立了這家“台灣—巴新文化交流協會”,專門以“姆文明傳播史”為前提,研究台灣和巴新的“超遠古”關係。他在博阿伊控製的《巴布亞團結報》上撰寫文章說,台灣文明並非傳承自大陸,而是不知多少千年以前,傳承於姆族人的殖民使者。在文明同根的基礎上,台灣應該與巴新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甚至建交!
對於中國和巴新獨立國關係中的一些風波,廖錚也知道個大概。1999年7月初,當時的巴新總理斯卡特為了從台灣獲取經濟援助,秘密訪問台灣,並宣布與台灣建立所謂的“外交關係”。在國內外強大壓力下,斯卡特返國後被迫辭職。新總理莫勞塔於同月21號宣布斯卡特的宣言無效,巴新政府信守“一個中國”的政策。
“《文明之母終於揭開麵紗》的中譯本,在台灣就是由‘飛碟學會’出版的。”張百卿在信息裏向廖錚介紹著。“據我所知,李應東可能還給這次所謂的考察提供了經費。博阿伊本人的錢大量用於競選,經費並不寬鬆。”
事情盤根錯節,複雜到了廖錚難以想象的程度。看來,雖然很不願意,但自己已經深陷其中。如果要堅持走到遺址麵前,隻好時時“與人鬥爭”了。
不管這些!所有這一切,歸根到底隻有一點,霍瓦特遺址本身!它究竟是什麼,那才最重要。廖錚相信,隻要看到它,自己就能劈開被人為纏繞起來的這團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