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兩小時間,廖錚隻作了一件事,就是來到每一處石板前,仔細地辨別著,拍攝著。數碼相機的清晰度極高。那種鋼釺刻劃的毫發痕跡都被記錄無疑。廖錚一直忙個不停,即便吃飯,也是把壓縮餅幹拿在手裏,邊吃邊觀察。
中途,廖錚曾想把這些照片用衛星電話傳給譚鬆,請他找專家辨別文字的紋理。因為她的心頭還盤繞著濃厚陰影,懷疑自己能不能安全地把相機帶回去,從容地進行研究。不過,為了利於專家辨認,廖錚必須將照片的清晰度盡量調高,否則就和波爾蒂略書中那些模糊不清的圖片沒區別了。而這樣,數碼相片的文件容量又變得非常大。她試著用海事衛星電話傳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隻好退而求其次,決定加倍小心地保管相機。
造假的對象隻有這些石板嗎?不,廖錚還有幾個懷疑對象。在喬尼瓦特的傳說中,姆族人信仰“七尾蛇娜拉西娜”,視之為宇宙的創造神。波爾蒂略堅稱此處為“姆文明遺址”,其根據,就是幾張娜拉西娜神像的照片。這些雕像有大有小,據說反映了娜拉西娜創造世界的全過程。這位女神遊於虛靈之間,分開天地,以肉身化作萬事萬物。按照波爾蒂略的複雜推理,《聖經》中上帝創世的過程,印度教中大神毗濕奴創世的過程,東方神話中盤古開天地的過程,都源自娜拉西娜的創世傳說。波爾蒂略的解釋十分龐雜、詳細。但無論那個理論大廈多麼壯麗,眼前這幾尊石像才是它的基礎。
研究過石板後,廖錚找到那幾座雕像,仔細地審看著。眼前的情形更出乎她意料之外:這幾座雕像的製造技術、藝術風格,乃至斑駁的瘡痕、生滿青苔的老舊外表,都和周圍的雕像沒有區別。
惟一可疑的,隻有它們的內容。這些雕像過於完整地體現了姆文明傳說中娜拉西娜的創世過程,仿佛就是為了印證那些傳說而建造出來的。而同處一地的其它雕像卻不那麼費解:那些都是巴布亞本地的常見獸類,本地先民天天要打交道的對象。
廖錚來到其中最大的一個雕像麵前。那座像被波爾蒂略稱為“原生娜拉西娜”,是她在創世前最完整的形象。創世過程中的每一步,這位偉大母親就是損失自己的一部分身體。這位九尾蛇女隻有頭和五隻蛇尾露出地麵,整個身子被埋在地下。廖錚上上下下,仔細觀察,想找到一點用現代化工具,甚至隻是用金屬工具加過的痕跡。
沒有!和巴布亞以前出土的一些石器時代遺址一樣,和世界上其它地區分布的石器時代建築遺址一樣,這是一座由石器加工的石像!
廖錚想不出所以然,幹脆不去想它。而是登上金字塔頂端,舉目四望。視野裏,除了科斯塔基諾夫還在遺址群中無聊地轉來轉去,波爾蒂略他們竟然誰也沒有進來,都集中在板棚處,似乎在商量著什麼。遠遠地,她好象看到波爾蒂略和塞克瓦蒂在爭吵!
不,不一定,可能隻是在討論什麼問題吧。不管他們。廖錚轉過臉,觀察遺址群裏的其它地方。忽然,她的視線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她看到了密林中的一條路!那並不是他們前來的路,而是自另一個方向進入遺址外的空地。自然,那也不是真正的路,那條“路”隻是一些被砍斷的灌木叢、壓彎的樹枝條,從遠處看過去,隱隱顯示了一條路的痕跡。
廖錚心中一動,跑下金字塔,衝出院子,來到那條“路”前,仔細觀察著。是的,一條路!有人從這裏走進遺址,而且人數不少。因為被壓彎、砍倒的枝條很多。隻是由於時間過久,大部分都腐朽了。並且,這條路上似乎還有重物拖拉的痕跡。然後,雨水和青苔把許多痕跡都覆蓋住了。
廖錚再辨別一下這條路的走向,完全是與霍瓦特村,與他們來的方向相反。
在這個人跡罕至的所在,這個除了些許藥材便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地方,還有誰不辭辛苦,劈荊斬棘地來到博阿伊先生的私人地產上呢?
“廖錚女士!”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嚇了她一跳。塞克瓦蒂看來沒有玩乎職守。該他出現的時候,他必然要出現。
“你要到叢林裏去嗎?叢林裏野獸很多。希望你不要冒險,和大家在一起。”
廖錚回頭看看他,點了點頭。“是的。我確實應該和大家在一起。”
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正被監視著。雖然這些人未必會傷害自己,但行動上肯定受到很大阻礙。現在,她還沒有找到真相,不便和他們翻臉。
晚上,廖錚支起僅供一人的帳篷,鑽到裏麵,研究著數碼相機裏的圖片。科斯塔基諾夫吃完飯,以請教為由來到小帳篷裏。他是無處可去。堅持到這裏仍然不離隊,科斯塔基諾夫可謂是自討沒趣。主人們再也不把他當貴賓看待。除了要他去領粗糙的晚飯,連休息的地方也不管。廖錚看著他那可憐樣,心裏既生氣又好笑。她給科斯塔基諾夫倒上一杯速溶奶茶,開始給他講一些考古學的基本技巧。科斯塔基諾夫靜靜地聽著。再也不發表宏篇大論。看來,他是徹底把自己當成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