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完這篇小說的最後一章後,作者其實一直在糾結猶豫,到底要寫些什麼番外才好。
其實這篇小說還有很多漏洞沒有補上,但是那種當初寫小說的激蕩的感情卻已經找不回來了。雖然看到好多讀者一直堅持不懈的催著作者寫番外,可是作者卻隻能一邊愧疚著,一邊對著電腦屏幕幹瞪眼。
說實話,這篇小說跟當初預想的劇情實在是有很大差距,因為一開始作者想的故事就是一個悲劇。
沒錯,就是番外1那種的情況,寫的就是花千骨在發現白子畫為了徹底解決痛苦從而另類尋死後,堅持不懈的用各種方法救治白子畫。卻在幾百年後終於讓白子畫的身體再次孕育出神魂之時,終於發現那個人再也回不來了。絕望之下花千骨自殺尋求輪回的解脫,而再生的新白子畫卻因為記著花千骨對他所有的好而愛上了她。新白子畫不知道花千骨為什麼突然崩潰離去,隻知道想要再去找她,便踏上了尋找花千骨的道路。因為無法死去,新白子畫活了很多年,經曆了世事滄桑,當他終於找到了花千骨並得知真相後才發現,原來他一直愛著的那個人愛的是另一個自己,一個永遠也找不回來的人。絕望之下他再次離開,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徹底封印了自己的記憶並且發誓,絕不會再愛上任何一個女人。從此,他便每隔百年就會失去一次記憶,在茫茫人海中孤獨的四處流浪著。被後世人稱,無心法師。
額,嗬嗬,這個隻是開玩笑的。不過這個故事好像確實可以當無心法師的前傳了。
總之,作者原來構思的小說就是這樣一個悲情的故事。誰也沒能拯救誰,誰也沒和誰在一起。
那時候作者剛剛讀完原著,隻覺得人生都再也沒有亮光了,一片灰暗。尤其是最後神魔大戰,花千骨詛咒白子畫那一幕,一直像放電影一樣不停的在腦海裏回放,仿佛被詛咒的那個人不是白子畫而是我自己。
哪怕後來一直看到了番外,看到花千骨複活後跟白子畫的點點滴滴,那種甜的掉牙的情節都沒有讓我從那種巨大的悲哀中回過神來。
在作者心裏,其實在最後白子畫被詛咒那裏,整篇小說就已經全都完結了。後麵的所有情節,不過是果果為了安慰所有的讀者而強自畫出的一張大餅,很甜,卻很空虛。
哪怕最後所有人都活了過來,但事情都已經再也無法更改了。最難測度是人心,當一個人受到了遠超承受力的傷害之後,一個人會發生無可回轉的變化,可以說,白子畫在被詛咒後就已經徹底死亡了,後麵活下來的那個不過是一個擁有他所有記憶和情感的傀儡。
我相信,這種論調是絕大多數讀者無法接受的。所以,在一開始寫書之時,作者就很清楚的知道,若是再這麼悲劇下去,估計很多人會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而棄書,所以,作者結合了心中那一點希望改變過去的微薄的希望,將整篇小說改成了一篇“喜劇”,一個有著歡樂結局的故事。
而導致這個故事產生的,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便是作者對原著裏各種誤解的歎息和糾結。
作者一直覺得整個故事發生後演變成最後那種情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兩個人不理解對方。為此,整篇故事就成了一個花千骨去了解白子畫的過程。我看到有讀者不理解我為什麼要讓花千骨兜那麼一圈,覺得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那是因為,作者讓她回去就是為了一直以一種客觀的身份觀察熟悉白子畫的。既然一切起源於誤解,那麼當她真真正正完全了解白子畫以後,誤解便不複存在了。而且,這個理解的過程也讓花千骨漸漸的了解她自己,並且讓她真正的成長起來。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作者對整篇小說的美好期望,因為有很多作者主觀性的東西,他們表現出來的性格難免就會跟原著中的不太一樣,這是無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