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內幕(2 / 2)

龍儒文說,是的。對領導的稱呼,確實是個很大的學問。你叫書記?太工作化太生疏的感覺,叫名字加上同誌?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高了,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叫老板。

羅慧敏說,這太俗了。人家徐老板那樣的人才叫老板,然而現在人家也不叫老板了,叫徐總或者徐董,老板,這個不好聽,總讓人覺得怪怪的。

龍儒文說,到了省一級領導,還真不能隨便叫老板。

郝建問,那叫什麼?

龍儒文說,這要根據環境、情景和情感而定。非常私人的場合,又和領導關係很密切,那可以叫老板。至於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怎麼叫,恐怕得靈活掌握。以我的經驗來看,多幾種稱呼,比較好一點。但又不能太多,大概有三種稱呼,是比較適合的,一是官職,二是首長,三是老板。

郝建想一想,還真是如此。他問,那什麼時候叫哪種稱呼比較好?

龍儒文說,這就要看語境了。如果在一個很公開的場合,你叫他老板,他可能非常反感,覺得太流俗,貶低了他的身份。如果是在很私人的場合,你叫他書記,顯得太公事公辦,叫他首長,顯得太隔膜,叫老板,就親切。而有重要人物在場的時候,又是比較私秘的場合,把所有領導全部叫首長,肯定好過別的。相反,如果有更高級領導在場,而這個高領導領導和老板的關係又不是非常親密的情況下,肯定叫官職比較好。

說到了李浩然,龍儒文披露了一件事情, 說起來,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又是一件犯了官場大忌的事。陳敬文替李浩然安排了一個秘書。

官員調動、升遷,往往帶走一大堆人。別說司機秘書等都要帶走,說得誇張一點,就連掃地的,也會帶上。幾十年後,民*主政治的進程可觀,官員再異動,沒有誰敢帶親信了,往往是一個人前往,人脈關係,去了以後再發展,身邊人,便隻有當地安排。對於領導來說,身邊人,隻有幾個是最重要的,其中排在首位的,以前是司機,現在是秘書。

以前司機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幾個原因。第一,司機決定著領導的安全,如果司機不好甚至和領導對著幹,鬧出點什麼安全事故來,麻煩大了。其二,當時車少,領導除了自己的專車,不太可能有別的交通工具。其三,領導的很多活動,司機最清楚。可司機往往文化水平低,不懂領導藝術不懂官場規矩,將這樣的人當成親信,充滿了風險。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司機的地位,漸漸消失了,領導們開始寵信秘書,並且對秘書的任用極其重視。

如果領導看中了某個人,向辦公廳或者辦公室說,要讓他當自己的秘書,通常不會遭到反對。當然,也有另外一些情況,領導對當地情況不熟,心中沒有適合的人選,秘書便通常由辦公廳或者辦公室來安排了 。

陳敬文深知這一點,便暗示省委秘書長謝國華,將楊小鵬安排給李浩然

作為一省之長,若想安排一個人,那還不是小事一樁?別說是安排一個領導秘書,就算是直接安排一個較重要的領導職位,也不是難事。既然安排一個位置不難,他又偏偏盯準了書記秘書這個位置,事情就有了特殊性,無論你怎麼解釋,都沒有人相信你不是別有用心。

這個人,畢竟是由省委秘書長謝國華出麵安排的,李浩然就算不喜歡,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小小的秘書有什麼動作。所以,楊小鵬非常自然地跟在了李浩然身邊。

李浩然是一個執行力非常強的人,許多事,他都自己做,加上他並不一定完全相信辦公廳給他安排的秘書,在用秘書上,他顯得很審慎,楊小鵬在他的身邊,也就沒有太多的事可做。

僅僅兩個月之後,楊小鵬便露出了狐狸尾巴,使得李浩然對他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下定決心要換掉他。

至於產生懷疑的原因,有好幾種說法。

說法之一,有一次開常委會,楊小鵬和陳敬文說了幾句話,表情顯得很神秘,目光顯得很警惕。這一情景恰好被李浩然碰到,李浩然覺得他和陳敬文說話的神色不對,起了疑心。說法之二,江南衛視舉行的春節晚會,書記李浩然和省長陳敬文均受邀出席,通過電視向全省人民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