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2)

要發動一場對外戰爭,國力的強大與否是很重要,從你這個國家能不能支持下一場大的戰役或許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民眾的生活。百姓對國家信念是否支持。

此時聽著於謙說著蒙古的局勢,天君再次預感到戰爭的苗頭。“於愛卿,朕想修路”。

“啊”聽著皇帝問自己蒙古的局勢,還以為皇帝陛下,對此有什麼行動,怎麼突然爆出一句要修路啊,那裏的路,修什麼路啊,又不是漢高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要出蜀中?“皇上,這是何意啊”。

“一個字,錢”。

“皇上,不可啊”大興徭役增加賦稅這怎麼行呢”。

“朕要修一條由南至北的大道,讓南北信息物流通暢將更加便捷,軍隊調動迅速,不但利於國家,也有利於百姓。商人們必定趨之若鶩,商業的發展不需三五年就可強有力的促進我大明的富足,就是國家之根本農業也是經過商人的買東販西也是可以大大促進的。

當然商人唯利是圖這一點不可改變,我大明還是農桑之大國這一點上朕知道大情況,不會去胡亂塗改的”。天君款款而談說道。

聽著天君一再強調商業問題,於謙還以為皇帝陛下又盯上這一點了,促進商業不是不可以,但是商業向來是賤業,千年來定下的士農工商是不會有錯的,商人本就是一夥利益之上,有時甚至毫無人性的職業,不是有句話說什麼商人商人,實在太傷人。後來於謙又聽著皇帝陛下好像沒那層提高商人地位,放寬商業意思,便放下心來,接著耐心的聽著。

天君飽受過物件飛漲的苦惱,工資不漲的摧殘,當然也不會對商人有太多的好感,但是從國家長遠來說,沒有商人的商業大力牽引,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製,這些最為基本的道理身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新人類天君還是知道的。天君是想發展商業,卻還不會有提高商人的地位的想法。

“聽皇上這麼一說,修路的確是大有好處,可以奠定國家富足的基礎,但微臣認為現今蒙古瓦剌邊境未平的戰爭由在,國家國庫空虛由在,這現在修路,會不會不合時宜呢”。於謙疑惑的說道。

“沒什麼不合適的,朕決定以戰養國,度過這段國家最為艱難的時期”。天君微微一笑,下意識的摸握了下座椅靠背淡笑著說道。

以戰養國,這,這是否太過奇特了,從來都沒聽說過像戰爭這種擾民傷財的無奈軍事行動還能養國。於謙是一頭的問號,“皇上此話何解啊”。

“於愛卿,你知道朕有大行動就行了,準備好軍隊去,過兩天等朕擬定一個大計劃時自有你忙的,退下吧”。天君笑著說道。計劃還沒出來,就是有些細節問題天君也沒能考慮清楚,不便現在就和於謙挑明的。

“這……是,微臣告退”。於謙無奈的說道。這皇帝陛下,也不知道想做什麼,發動戰爭,怎麼可能養國,來日皇帝陛下要是不能說出合理保險的計劃,是無仍如何不能答應的,無端戰事一開,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啊。

“若是皇帝陛下不能給出合理的計劃,這是堅決不能同意的”。於謙如此在心裏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