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摸金校尉,始於魏武曹操。
所謂摸金校尉,乃是掘人墳墓,發死人財的盜墓者。最初是曹操為了籌集軍餉而在軍中設置的軍銜,屬發丘中郎將之下,也因此曹操本人成了盜墓一門的祖師爺。
然而,無數地宮深藏地底千百年之後,當中千奇百怪,有些墓葬更設重重機關,探墓者九死一生。
摸金校尉一門經無數代傳承後,不僅僅再是個發死人財的勾當,更是一門集史學、玄學、機關暗器等於一身的高深學問,相傳當中的翹楚更有著鬼神一般的手段。
……
大清朝康熙年間,民間就有一個關於摸金校尉的傳奇--劉聖手。
有道是掘墳容易尋墓難,說的就是摸金校尉們最為講究的尋龍點穴手段(即尋找深埋地下的墓穴),而相傳劉聖手此人,身有三國時第一代摸金校尉傳下來的摸金符,一生探墓無數,其尋龍點穴的功夫當世無人能及,並曾一度震驚朝野。
上至前朝帝王諸侯墓,下至達官顯貴乃至平民墓,沒有一座墓葬能逃過他尋龍點穴的功夫,更有傳言,劉聖手有著向死人問道,與墓中孤魂借寶的通天本領。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尊為聖手的摸金校尉,在康熙年間卻忽然銷聲匿跡,連他唯一的徒弟木十娘也一同人間蒸發。
關於這一點,同行中有人說劉聖手是因為掘了皇室藩王墓,惹得康熙爺震怒,被秘密處決;也有人說他是發夠死人財,金盆洗手,隱匿江湖;更有甚者,說劉聖手被墓中女鬼抓去暖了棺材……
總之,一石激起千層浪,劉聖手的失蹤讓他被推上了當時民間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然而,劉聖手消失的真正原因卻是鮮有人知。
那是大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深夜。
大約子時時分,月明風清,星光熠熠。
在西北的青海境內,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包之上,一名身著黑衣的妙齡女子正半跪在一盜洞旁,手執繩索,時不時的在洞中提出一桶桶黃土。
這妙齡女子雖幹盜墓一行,但卻生得貌美如花,正是劉聖手一生唯一的愛徒——木十娘,也是摸金校尉中少有的女摸金校尉。
姑娘大約十八九歲年紀,為了行動便捷,身穿一身男子黑衣,難見其玲瓏身段,一頭青絲更是纏在黑紗之下若隱若現。
但雖如此,卻也難掩其少女身姿,尤其她那張秀美的容顏絕不輸宮廷美婦,映襯著皎潔月色別有一番嬌美,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她左側鼻翼上,一顆似有若無的美人痣如畫龍點睛一般的點綴,非但沒有半點違和感反而更增美豔。
“師傅,這麼深還沒通,會不會點錯穴了?”又提上一桶黃土後,少女輕輕擦拭了一把額頭香汗,焦急地向洞中喊了一聲。
洞裏傳來劉聖手不滿的聲音,道:“你這女娃子,懂個錘子,老夫聖手之名豈是蓋的。”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又過了盞茶時間後,劉聖手喊了一聲,“十娘,挖到墓頂了,有青磚封墓,給我洛陽鏟。”
聞言,身在洞口的木十娘笑顏展露,拿過洛陽鏟順著繩子往下遞去。
這可是師徒二人觀山定穴數月才最終選定的墓址,單單位子就是罕見的風水寶地,一般這樣的寶地之下必然都是大墓。
在木十娘向下放洛陽鏟這當口,劉聖手輕撫胡渣,借著洞口照下的皎潔月色細細觀摩起了腳下的青磚,突然眼中精光一閃,心道:“難道是明初藩王墓?看來真是大墓!”
像劉聖手這樣的摸金校尉,其史學底蘊絕非一般,完全可以根據一塊青磚的大小花紋來判斷墓葬規格年代。對他這般學識的摸金校尉而言,尋墓探寶不僅僅再是為了洞中寶藏,更是一種狂熱、一種源自摸金校尉心中的信仰。
片刻後,劉聖手在洞中雙腿全力撐住洞壁,身體懸在半空,接過洛陽鏟,猛地一戳;幾下之後,手上一空,身下傳來一塊青磚落地的沉悶回響聲,心中一喜,繼續發力。
“咚咚咚……”洞中傳來劉聖手不斷戳打青磚的沉悶聲響,洞口聽來如同敲門一般,當然,他敲的是死人的門。
良久,隨著塊塊青磚落入墓穴,洞口突起怪風。
深夜的寒風裹著陣陣黃沙,小山包上的枯草隨之搖擺,遠處不時傳來陣陣夜鴉哀鳴,木十娘不由打了一個寒顫,緊了緊衣服,看看四野無人,萬籟俱寂,心中泛起一陣難言的恐懼。
雖然這幾年她跟隨師父劉聖手探過不少古墓,也睡過許多山林野地,但少女心性,獨守荒山,難免心中恐懼。
不經意間,她抬頭一撇,卻看見了奇異的一幕。
隻見此夜月色皎潔,繁星浩渺,然而簇擁在群星之中的明月周圍卻有著一圈濃烈的七彩光暈,那明月比之往常亦更加明亮,將這一片山林照的亮如白晝。
木十娘自然知曉這是月暈,也並無什麼稀奇,在民間無論日暈還是月暈都象征著祥瑞。但是,奇就奇在但凡明月生暈,必有薄雲籠罩,其月光顯的昏暗朦朧,而此時月光非但不昏暗,反而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