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璃原本就打扮得素淨,除去鬥篷,便隻剩下一身白色衣衫,走在繁華街頭的人群中,並不引人注目。
她對這一帶十分熟悉,沿著臨街所設的店鋪酒肆急行了一陣,再轉入一條青石路的巷子,從盡頭處出來時,便已重新回到了鏡湖湖畔。
從她現在的位置望出去,恰巧可以看見斜對麵臨江而立的楠樓。
因為離得有些距離,樓上那道藍黑的身影顯得有些模糊,朦朦朧朧的看不真切。
就仿佛,隔了一層夢境,又好似,隔了一重人生……
阿璃呼了口氣,抑製住情緒,然後微微低下頭,開始凝神傾聽著湖岸上下傳來的各種聲音。
碧柳畫橋,風簾翠幕,一如記憶中的那般繁華。
小販的叫賣聲、遊客的議論聲、茶坊酒肆中的喧嘩聲、孩童的嬉笑聲,在這春色初顯的鏡湖畔回響縈繞。
阿璃沿著河岸,在人群中穿行良久,卻再也捕捉不到剛才在樓上聽到的那一縷琴音。
自七歲時訂下約定,十五年來,每一次的上巳節,她都與仲奕一同度過。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從未有過中斷。
而這一次,恐怕是要錯過了……
正要失望放棄之際,阿璃猛然被前麵靠岸遊船上的一襲身影捉住了視線。
那遊船裝飾典雅,烏木青簾,按照習俗裝點著白玉蘭和紫丁香編製的吊鈴,在風中搖曳晃動著。
船頭上的那個人,正踏著連接甲板和湖岸的跳板,緩緩走上岸來。
他穿著一身淨白的衣衫,頭上戴著頂帷帽,遮住了麵容,左手胳膊下拄著根拐杖,在微微向下傾斜的船板上,走得十分艱難。
阿璃定定而立,再邁不出半步,隻覺得自己的雙眼仿佛被什麼炙熱的東西燙到了一般,灼燒的發疼。
在東海的三年,因為人煙稀少,日子又過得悠閑緩慢,她並沒覺得那微跛的步態顯得突兀。
眼下身處紅樓畫閣之間,周遭風流名士醉品簫鼓、鶯歌談笑,這一瘸一拐的步子,就如同踩在了阿璃的心上,痛的讓她透不過氣來。
仲奕身後跟著數名侍從和抱著琴的小童,逐一跟下船來,卻無一人上前扶他一把。
阿璃看得出,這些人皆是常年習武、內力不弱的高手。
她躊躇著挪動腳步,卻不敢輕舉妄動。
慕容煜就坐在對麵的楠樓中,她不想在這個時候做出任何引人注目的事來。
這時,遊船的垂簾再度被掀開,一個嫋嫋娜娜的身影走了出來,隨即罩上了煙青色的鬥篷,戴上兜帽,在侍女的扶持下慢慢下了船。
阿璃失神一瞬,隨即又思緒清明起來。
看身姿步態,那下船的女子,必是風青遙無疑。
如果青遙身在此處,那麼延羲多半也在附近……
她捏著拳頭,警惕地四下張望著。
可入目之處,都是出遊的行人,人山人海、接踵不絕,哪裏找得出風延羲的身影?
青遙掙脫開侍女的攙扶,快步追上仲奕,伸手扶住了他的手臂。
仲奕的身形微滯,卻沒有掙脫,任由青遙扶著他繼續前行。
前後的幾名侍從,散至前後左右,將二人護於中心,密不透風。
阿璃狠捏著手指,遲疑著,舉棋不定。
若她上前相認,隻怕會被那幾名高手阻攔,到時候引發混亂,反倒有可能讓仲奕落入燕軍手中……
若不上前相認……
若不相認……
沿湖的岸邊,種著些垂柳,剛剛抽出些嫩綠的細芽來,在微風中輕輕地漾著。
阿璃記得,夏天的時候,這鏡湖湖畔總會有賣菱角的小販,挑著扁擔沿街走著。
菱角脆脆苦苦的,但留在嘴裏回味卻又是甜的。
她和少時的仲奕,站在這枝條輕漾的柳樹下,品嚐著這苦苦甜甜的味道,相視笑著……
阿璃咬著嘴唇,眼睜睜看著那熟悉的身影越走越遠,慢慢隱入了熙攘的人潮之中。
她心頭百般滋味,絲絲輕卷蔓生,到最後,糾結而出的、盡是對延羲的無限恨意。
一個穿著紅夾襖的小女孩跑到阿璃跟前,略顯羞澀地拽了拽她的衣袖。
“姐姐,剛才有個叔叔讓我把這個交給你。”
她說著,遞上一個雕琢成魚形的精巧木匣給阿璃。
阿璃遲疑著接了過來,繼而迅速打開,從裏麵抽出一截尺素。
上麵的字跡雋秀飄逸:子時,雙心橋
阿璃把絹條揉攥在手心,蹲下身問那女孩:“給你東西的那個人在哪兒?”
小女孩轉身向後張望了一下,搖了搖頭,說:“他已經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