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的火爆,人們對深加工羊絨製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現實往往供不應求。”劉玉國說,“瞅準了這一機遇,很多人轉型做起了羊絨深加工,以此帶動產業提升。”
原來從事羊絨初加工的農民李玉,投資30多萬元買來3台專業設備,辦起了專對網商供貨的小微加工廠;農民林力強一度離開家鄉到福建打工,清河羊絨深加工風生水起,又把他吸引了回來,一下子購置了50台電腦設備,並很快與40多家網商建立起了常年加工關係,去年一年就為網商加工羊絨衫、褲、裙等製品50多萬件。
為了加快推進羊絨深加工步伐,清河縣政府也推出了獎勵政策,對引進先進設備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優惠補貼。網商的帶動、政府的激勵,使清河縣羊絨深加工能力快速提高,附加值呈幾何級數增長。據了解,該縣羊絨加工量雖與過去持平,但所創產值卻由初加工占主導地位時的70億元增加到去年的160億元,翻了一番還多。
與清河專注於產品深加工不同,浙江臨安則在“農”字上做足了文章,通過瞄準市場需求,讓更多的特色農產品借助電商優勢,以此充分帶動“三農”發展。
餘益峰是堅果炒貨類電子商務品牌“新農哥”的創始人,去年“雙十一”前,“新農哥”通過網店推出1111個認養核桃樹的名額,搶拍成功的,來年不僅可以收到有機山核桃產品,還能來臨安山裏休閑、垂釣,活動一推出就被一搶而空。
初次試水成功讓餘益峰有了更多信心,今年他投入了1000多萬元建了一個有機核桃林農場,決定要在網上賣一賣“好山好水好空氣”。
除了特色農產品,臨安市政府還通過讓當地綠色照明、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讓電子商務覆蓋三次產業全領域。現在,一些新型“農家樂”民宿也開起了網店,憑著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獨到的經營理念,受到不少遊客的追捧。
向青山綠水要金山銀山、向美麗環境要美好生活,農村電子商務無疑成了破解當下農業現代化建設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電商巨頭搶占農村市場
盡管農村電商在近兩年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數據顯示,目前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的農產品僅占1%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加上相關政策的指導,勢必引起諸如淘寶、京東等電商巨頭們紛紛搶占農村這個市場。
2014年12月18日,阿裏巴巴正式推出“千縣萬村”計劃,在3至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在此之前,蘇寧雲商集團宣布投入巨資在全國布局物流網並公布農村電商的戰略規劃,希望在5年內建設100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覆蓋全國1/4的鄉鎮。
京東也不例外。據了解,2015年京東開始加速實行“電商進農村戰略”。就在一號文件發布的前幾天,“京東幫服務店”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河北省阜平縣正式開業,可為當地約21萬消費者提供配送、安裝、維修、保養、置換及代客下單等全套家電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
“我國電子商務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一二線城市市場布局比較清晰,競爭格局和運營模式都比較明確。”不少專家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電商要尋找一個增長點,那就是在保證一二三線城市用戶需求的前提下,把市場的分量轉移到城鎮和農村,那裏的基礎設施和網購的機製還處在建設階段,是一個潛在的增量市場。
事實上,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吸引的不僅僅是電商巨頭。從2014年開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入局這場搶占農村電商市場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