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內聖外王之論(上)(2 / 2)

王明文本是對於步青雲佩服不已,甚至崇拜,徒然聽得就是一個趔趄,差點沒當場摔個狗啃屎--當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啊。

他咬牙不已,落在步青雲眼中就像女子嗔怒了一般,步青雲連忙又道:“我說王兄,假如你覺得最遙遠的距離還不足以打動女心,我這還有一首,你聽好了--”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不來不去

步青雲當真是信手拈來,雖然直白,但卻直觸人心,不能不說這樣的詩,全無可取之處。

自然經過最遙遠的距離的衝擊,隻是如此短暫的時間就做出這樣一首深情的詩,還是讓不不得不驚歎步青雲的才華,雖然這首詩依然像第一首一樣不要臉,不知羞臊廉恥。

嗡!

王明文在見得步青雲做出這一首詩之後,自己所占據的步青雲的領域,又有一塊根據地誕生,當下將自己的領域就收了回來,開口道:“步兄,內聖外王這四字你如何般理解?”

不得不說,步青雲對於王明文的思想造成了莫大的衝擊,王明文隻覺自己和步青雲交鋒這一短短的時間內,所獲比之十幾年都多,甚至覺得自己的胸襟和眼界,在無形之間都提升上了一個新的檔次。

而他近乎請教的語氣,讓得所有人心中又不由是一震:王明文這是在向步青雲請教嗎,以學生的姿態!!!

這太讓人們心中震撼了,要知道王明文可是中聖弟子,中聖一手培養出來的。而王明文竟然還如此,這說明了什麼?

“內聖外王?”

步青雲一聽不由就陷入了沉思當中,並沒有立即回答,尤其是王明文是如此模樣。

王明文這是請教,也是一種交鋒。隻不過是變換了方式,若是王明文心服口服,他定然認輸;若是不能,兩人定然在拳腳上分出勝負。

場下的人,對於如此的變化雖然沒有預料到,但也不覺得驚訝。畢竟不論是步青雲,還是王明文都是人傑,豈會兩敗俱傷,讓人撿了便宜。

再者王明文的成聖異象,就是內聖外王,步青雲更需要謹慎。

內聖外王可以說是儒道釋三教合流,是傳統社會政治運行的主線思維模式,其中尤以儒家為主唱。它也一直是傳統政治文明的主構理論支撐,伴隨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始終。

“內聖”乃“外王”之根據,“外王”乃“內聖”之歸屬。“內聖外王”完美契合方才達至“聖王”之人格和“王道”之社會

所謂“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這是人格理想;“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的政治理想

道德與政治的統一,也就是由“內聖”到“外王”。“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聖”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

“人格的理想和政治理想,本來是兩種東西,但卻混為了一談,實在有些不可取!”

步青雲有些頭疼了,這若說出自己的想法,認為這內聖外王有莫大的弊端,他指不定會被罵死,但若不衝擊王明文,他又如何能取勝?

免費看書,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涯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