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馬克思從科學的實踐觀出發,揭示了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他明確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首先,物質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人類一切的生產生活都必須以物質生產資料作為基礎,正是人類的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曆史是不斷從事社會實踐的人所創造的。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基礎和動力。[3]其次,實踐活動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互動方式和存在方式,它製約著人類的其他活動,如政治活動,科學、藝術以及宗教的活動等,社會生活在本質上就是由各種實踐活動組成的,沒有人類的實踐活動,就沒有社會生活。人們的社會活動必須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全部社會生活在其本質上是實踐的。
三、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吸收了人類曆史上一切最優秀的成果,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馬克思的實踐觀經過時間的洗禮,對當代中國的發展依然保有其巨大的推動作用。
1、為時代難題的解決提供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馬克思的實踐觀是指導人類社會活動的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當今的社會發展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時代的難題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實踐的觀點,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目前我們正處於改革的攻堅期,要立足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這五位一體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且這五個方麵的發展與進步都需要馬克思理論和方法的科學指導。在經濟方麵,我們應該立足於人們的根本利益,使我們的經濟政策和決策永遠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治方麵,我們應該結合多方麵的因素融合成一個整體,立足於基層,立足於社會現實;在文化方麵,我們應該積極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對其進行批判性的接受與教育;在社會層麵,應該開展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努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在生態方麵,我們更應該立足當前我國的環境狀況製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馬克思的實踐觀是當代我們解決時代難題的科學理論。
2、有利於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
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征。馬克思實踐觀正是指引我們實現這一理想的重要的思想武器。首先,因為人們實踐活動的不斷發展,各種科學技術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這些發展都必然會不斷地更新現有的社會分工,生產力也得到了更大的發揮。人們不再受這種奴隸式分工的限製,在從事的勞動層麵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其次,也正是因為生產力的極大發展,機器開始大範圍的代替人類的生產活動,給了人們很多自由的時間。隨著自由時間的增加,人們可以更好的開始構思新的想法和觀念,用更新的理念創造更高度發展的生產力。再次,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使人們享受到社會實踐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會在不斷的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實踐是人們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麵發展的必經階段,如果僅僅依靠理論而不付諸實踐,我們隻會永遠停滯不前,最終走上形而上學的道路。
馬克思的實踐觀在堅持科學原則的前提下,表現出了強烈的人文關懷取向,對當代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4]處於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腳踏實地,立足實踐,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科學的運用馬克思的實踐觀點,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參考文獻】
[1][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55.
[3] 楊耕.關於馬克思實踐本體論的再思考[J].學術月刊,2004(1).
[4] 任皚.馬克思實踐觀的人文意蘊[J].哲學動態,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