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培育新的工業增長點
專欄
作者:蘇波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地將“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作為2015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從中長期來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建設製造業強國,關鍵也在於發現培育新的增長點。
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是一個係統工程,也是一項艱巨任務。完成好這項任務,需要我們主動作為,形成合力。
一要在“盤活存量”上挖掘潛力,努力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要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科技重大基礎設施等創新載體,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力推進技術改造,鼓勵引導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和工藝條件進行改造提升,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附加值。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廣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按照“四個一批”要求,用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強化節能節地節水、環保、安全、技術等準入條件,著力化解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的過剩產能。
二要在“做大增量”上下足功夫,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新增長點的主要著力點。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曆史性機遇,以重大發展需求為牽引,力爭實現若幹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推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打破長期以來我國跟隨發展的被動局麵。適應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趨勢,推動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組織管理、營銷服務等環節變革,探索和發展新型製造方式。推動產業跨界融合,特別是要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源源不斷地迸發湧流。
三要在“創業創新”上釋放活力,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中小企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孕育新增長點的最佳土壤。要全麵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和服務體係。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把更多的創新資源配置給中小企業,發揮其在產業創新鏈和國家創新體係中的種子作用。依法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鼓勵社會建立麵向中小企業發展的基金,支持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創新。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減少審批、簡化流程,清理整頓涉及中小企業的收費,為其創造寬鬆發展環境。
四要在“智能製造”上尋求突破,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智能製造是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要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把智能製造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實施智能製造工程,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製造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推動製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力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控製係統、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製造裝備和係統,為推行智能製造提供關鍵支撐。著力創新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網絡眾包、雲製造等新型製造模式,推動在線監控診斷、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等新業務發展。積極發展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可穿戴設備,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提高智能製造發展中數據、重要係統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水平。
五要在“價值鏈提升”上明確方向,推動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研發設計和銷售服務處於產業價值鏈“微笑曲線”兩端,推動製造業服務化轉型是製造業價值提升的重要方向。要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化,鼓勵製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個性化定製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業務,推動製造業向研發設計、融資租賃、工程服務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發展。大力發展麵向製造業的工業設計、第三方物流、節能環保、互聯網金融、管理谘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生產性服務在研發設計、流程優化、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節能降耗等方麵的引領帶動作用,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率,圍繞製造業集聚發展,加快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