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新聞傳播高層次應用人才的培養(1 / 1)

加強新聞傳播高層次應用人才的培養

專欄

作者:陸高峰

重視職業能力培養、密切把握行業需求,是新聞傳播專業碩士培養的重要導向與根本要求。

2013年11月1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關於開展增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審核工作的通知》,其中與新聞傳播行業密切相關的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和出版專業碩士明確列入了36種專業學位的增列申報範圍。新聞與傳播類專業碩士教育,是滿足新聞傳播行業、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於新聞與傳播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求,重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育模式,完全有別於傳統的以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為主的新聞傳播學術型碩士。因此,重視職業能力培養、密切把握行業需求,是新聞傳播專業碩士培養的重要導向與根本要求。

新興媒體和新聞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既熟悉新媒體技術又具有紮實新聞傳播理論和熟練技能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當前新媒體新技術快速發展、經濟社會快速轉型的情況下,應該瞄準行業和社會的最新需求,重點加強以下新聞傳播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綜合型新媒體人才。隨著手機、移動閱讀終端等新媒體的快速興起,傳統媒體行業開始向新興行業轉型,對具有新媒體采編能力,同時又熟悉新媒體技術和運營能力的綜合型新媒體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服務於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新媒體人才。政府和機關事業單位要做好網上輿論、引導、監測和便民服務、溝通工作,企業要利用網絡媒體做好形象宣傳、品牌推介和產品推廣工作,都需要大量既掌握新聞傳播規律,又熟悉新媒體屬性的從業人員。據估算,僅全國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對於新聞發言人(含網絡新聞發言人)及輿情監測人才的需求就在10萬人以上,而目前國內專門培養新聞發言人的專業尚少有專門設置,無法滿足當前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於新聞發言人職業化的需要。

深度報道和高水平新聞實務人才。傳統媒體以及包括門戶網站在內的一些“新媒體”,在與社會化媒體的競爭中已經失去了時效性的優勢。隻有通過挖掘動態信息背後的深度信息,依靠信息質量取勝,才能取得競爭優勢,也才能滿足人們渴望了解新聞背後真相的需求。這就導致了傳統媒體,包括一些新媒體必須加強深度報道,提高傳播內容的質量,從而增加了對於深度報道人才的需求。而傳統媒體對已有人才技能升級和人才更新的需求,也迫切需要新聞傳播教育加大對於新聞實務人才的培養。眾多廣播、電視、報紙、期刊、出版社等傳統媒體的轉型升級,也需要對現有大量從業人員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全方位培訓。筆者所做的一些新聞人調查也顯示,目前新聞從業人員中具備碩士以上學曆的高層次人才隻占10%左右,這與新聞傳播行業的高智力性、高創造性特點難以匹配。

影視傳播和藝術傳播人才。影視、藝術及相關產業是文化產業的核心產業,也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培養高水平影視、藝術品生產、製作、策劃和傳播人才,對於加快文化強國戰略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而人們天生對於視覺信息和藝術品的偏愛,以及視頻網站、手機視頻等視頻類媒體的快速發展,導致對於影視和藝術傳播類應用人才需求的增加。

傳媒創意和品牌傳播人才。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必然導致對廣告設計、品牌傳播和創意人才的大量需求。一些發達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市場經濟活躍、企業數量眾多,培養符合廣告、傳媒和生產營銷類企業需要的傳媒創意和品牌傳播應用人才,既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又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

此外,隨著國際交往頻繁,跨文化傳播人才需求也逐年增加。隨著對國家軟實力、國家形象宣傳的重視,國家和省市層麵的對外傳播人才也開始增加,而既熟悉國外文化背景又掌握現代新聞傳播技能的高層次應用人才,將會更受歡迎。

(作者為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傳播係主任,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