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眼見為實”考(1 / 1)

“眼見為實”考

專欄

作者:李昌文

本該職業記者做的核實工作,卻讓非職業的網友做了。媒體說過頭話,是企圖讓新聞有更大的價值、更大的賣點,但往往造成新聞失實。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記者不能滿足於“眼見為實”,有時候“眼見為實”是一個陷阱。2013年11月27日早,網絡上流傳很廣的一組照片配發文字,說是濟南解放閣的上千盆菊花被濟南市民哄搶,現場一片狼藉。而照片顯示“搶花”的有男有女,有拎著塑料袋來的,有推著小車來的,甚至還有用輪椅來裝花的。28日,@央視新聞也對此進行了轉發,眾多網站紛紛轉載,質疑濟南市民素質。

我們的記者趕往現場,經了解,網絡上所謂的“哄搶”是不真實的。照片上用手推車推菊花的中年男子,是濟南環城公園景區的一名綠化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這些市民並不是搶花,他們拿走菊花是得到允許的,展覽結束後將菊花贈送給市民的活動已經進行了四年。

贈送說成哄搶,工作人員說成沒有素質的市民,看來這眼見並不為實。這種謠言從何而來?目的何在?不得而知,但它從小到大、迅速擴散、直到最終被戳穿的過程是我們看得清楚的。這再次告誡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紛繁複雜的社會,隻有多觀察、多思考才能少犯錯,千萬可不能見風就是雨,遇事兒就一窩蜂。

曆史上,著名的親眼所見並不為實的是顏回煮粥的故事,孔子因為錯怪顏回感慨:“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知人固不易矣。”世人受現實社會中的觀念所阻礙,往往認為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事物才是實實在在的,眼睛觀察不到的東西就完全不相信,其實人的視野隻能看到物質世界的局部,而且許多時候看到的是假象。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一戶山村人家,這天男的去打獵,女的去采野果,幼小的兒子在家睡覺,愛犬留在家看門看孩子。男人先回家,遠遠就聽見兒子在大聲哭喊。狗可能聽到了主人的動靜,急急忙忙衝出來,狗嘴上都是血。男人想,壞了!奔進屋門,看見炕上也好多血,不由分說,轉過身含著淚舉槍打死了愛犬。等他踉踉蹌蹌回屋才看見炕頭上躺著一隻奄奄一息的大灰狼。再抱起兒子,毫發無損。男人抱著兒子跪在愛犬身邊大哭起來……

人對事物的判斷力是一個人諸多能力的綜合體:感知能力、記憶、思想、預知、推理和判斷。它展現了一個人長期所形成的習慣性的常識判斷,不能僅憑自己的感知就去判斷一個事物,更應該結合推理、演繹等。這就要求記者判斷事物要透過現象來發掘本質,不能僅從表象去判斷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凡事如果總是隻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靜心的分析與思考,往往會被假象所迷惑,即使是親眼所見也很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不盡信所見,是做一名記者很高的境界。

2012年,《南方日報》報道稱,2012年10月15日廣東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的一篇關於數論的學術論文在國際知名數論期刊上發表,論證了國際數論學界一個尚未破解的數論猜想,並引起國外學者的關注。數學大師丘成桐就此與其進行了郵件交流,並對王驍威表示了肯定。11月6日,《廣州日報》刊發報道《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後”的他破解了》,詳細記述了王驍威與數學結緣的成長曆程。11月16日,《廣州日報》刊發報道《破解世界級數論猜想大學生:中國缺少靜心做學問的人》,繼續渲染王驍威的成就。

後有網友撰文對相關報道提出質疑,並聯係了丘成桐教授,證實丘成桐根本不認識這位大學生。本該職業記者做的核實工作,卻讓非職業的網友做了。媒體說過頭話,誇大、渲染,是企圖讓新聞有更大的價值、更大的賣點,但往往造成新聞失實。

社會中充斥著各種信息,我們大多隻能看到或感受到事實的一部分,無法窺探其全部,所謂專家的論述也不見得完全正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親眼所見或者是親身經曆的事情,都是一種假象的“實”,人們常常僅憑一時所見的現象,直覺地做出判斷和決定,所以造成一些錯誤、痛悔或遺恨的後果。而記者因這種傳播的特殊,所造成的後果會更嚴重。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這個為了博眼球不顧一切的時代,媒體和記者真的要特別當心了。

(作者為山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