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兒舞蹈教學初探(2 / 2)

四、少兒舞蹈教育中的動作設計

在設計少兒舞蹈表現的動作時,應考慮到少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少兒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了解少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少兒實際動作發展和接受水平。少兒處在生理上發展時期,骨骼較軟,易變形,肌肉纖細,彈力小,收縮力差,易疲勞,這些特點決定了少兒動作的平衡力、控製力都較差,所以應選擇簡單、生動、明快、富有少兒情趣和生活氣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少兒天真、活潑的性格和內心世界的動作。他們好動、好奇、好模仿,有時會出現下意識的手勢動作,所以少兒舞蹈還應以模仿、律動、歌表演、集體舞動作為主,去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變化。比如小鴨一搖一擺、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拍拍手、跺跺腳、跳一跳等是少兒舞蹈動作的原型。這些動作來自少兒本身的生活,少兒做起來也親切。如在編導少兒舞蹈《小茉莉》中,就告訴小女孩們你們就是茉莉花,在跳的時候要想到自己就是一朵美麗的花,在動作設計上也采用女孩子愛美的特點,盡情抒發、盡情展示,最大限度挖掘了少兒的內在潛力,該舞蹈獲得了全國“魅力校園”舞蹈比賽銀獎。設計少兒舞蹈動作時,還要考慮到少兒的自然素質,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開放、動作鮮明歡快,豐滿又有朝氣,充分把握少兒思維形象具體性、好奇性、幻想性和模仿性,發揮其長而避免其短,使他們的表演動作更有感染力。

五、少兒舞蹈教學的原則

(一)循序漸進原則。在教學計劃的製訂中,學習舞蹈技能和安排運動量時,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漸進行。不管是一個學期的學習還是一堂課的教學都應遵循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及運動規律出發,科學係統地安排訓練內容。

(二)全麵發展原則。少兒舞蹈教學關鍵要抓住兒童期最珍貴的童真、童趣時刻,除了訓練他們的柔韌度、力度及適合他們的技能技巧之外,更應注重兒童舞蹈表現力部分,不能讓兒童的身體成為一種工具,而應是美的體現。

(三)區別對待原則。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身體條件及能力基礎等不同情況,做到因人而異,區別對待,教授的技能技巧要適合兒童的年齡段。

(四)持續性原則。在教學中,注意保持一定的連續性與合理的銜接性,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安全性原則。少兒舞蹈教育的安全性應該放在所有教學原則的首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而教師在教學訓練中必須遵循科學原理,不該做的動作堅決不做,保護少兒的安全,不一味追求動作的難度,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隻有在堅持安全性原則的基礎上才能追求更高目標。

(六)情趣性原則。應增加教學的情趣性。在少兒舞蹈教學中,如果讓孩子按專業演員那樣去學習訓練,他們就會覺得乏味,失去學習的興趣,訓練效果也不會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貫穿著生動、活潑的氣氛,注意激發少兒的舞蹈興趣,讓少兒充分感受所學形體動作的語彙情景,誘發產生相應的情感,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在充滿趣味的自娛性和遊戲性活動中,達到讓少兒愉快地學、生動活潑地學,寓教於樂的目的。提倡欣賞與鼓勵式教學。少兒舞蹈教學是普及性的藝術熏陶和藝術啟蒙教育,因而欣賞與鼓勵式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的教學對象不是經過千挑萬選而的來的專業苗子,我們的教學目的也不是培養高精尖的專業人才,這就需要我們用欣賞的態度,鼓勵的方法去千方百計地挖掘每一個學習舞蹈的孩子們身上的藝術潛質,達到利用少兒舞蹈教學美化兒童身心的目的。

作者簡介

李青,貴州省文化館舞蹈教師,貴州省舞蹈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民間舞係,學士學位。創作舞蹈《茉莉情懷》獲貴陽市中老年舞蹈大賽一等獎。 舞蹈《甩帕甩》獲貴州省第三屆老年藝術節舞蹈一等獎。獲第十六屆群星獎貴州選撥賽二等獎。兒童舞蹈《扇花花兒》獲貴州省第八屆少兒藝術節一等獎,並參加全國第五屆小荷風采舞蹈比賽。兒童舞蹈《小雞醜醜》獲文化部第十六屆群星獎貴州選撥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