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兒舞蹈教學初探(1 / 2)

少兒舞蹈教學初探

音舞百家

作者:李青

[摘要] 少兒舞蹈教學是普及性的藝術熏陶和藝術啟蒙教育,因而欣賞與鼓勵式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是培養高精尖的專業人才,這就需要我們用欣賞的態度,鼓勵的方法去千方百計地挖掘每一個學習舞蹈的孩子們身上的藝術潛質,達到利用少兒舞蹈教學美化兒童身心的目的。

[關鍵詞] 少兒舞蹈 教育 培養

少兒舞蹈是兒童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特點,深受廣大兒童喜愛。少兒舞蹈對兒童的身體素質、情感、審美、注意力以及兒童的身心健康等方麵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少兒是人生最美的時期,性格活潑,好奇好模仿,並且有強烈的求知欲。如何針對少兒的特點,培養他們辨別美與醜的能力,如何培養他們美的思想、觀念的情操,這是少兒舞蹈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少兒舞蹈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生動活潑,適合少兒接受的舞蹈形象,在生活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方麵進行培養。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少兒舞蹈教學呢?下麵談談我教學的淺見。

一、了解少兒生理和心理特點

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少兒骨骼較軟,容易變形,彈力小,收縮力差,容易疲勞,而他們的大腦發育很快,容易興奮,而且彈跳力較好。所以,在少兒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時,就會考慮到少兒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動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節奏歡快,從而表現出了他們活潑可愛的性格。6歲以下的孩子,在做壓胯練習、壓腰的練習時,其軟度非常好,但感覺孩子在做動作時有氣無力,鬆鬆散散。為了解決問題,我在音樂的選擇上,力求選一些節奏鮮明、動感很強而且歌詞琅琅上口的音樂來配合練習,當孩子們在聽到音樂時,先不刻意強調規範動作,而是先交流,比如:你們覺得這音樂聽起來是高興呢,還是難過?是有勁的呢,還是聽著就想睡覺?這時孩子會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回答提出的問題,描述他對音樂的感受。這樣讓孩子們聽覺上把音樂的位置感找著,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根據音樂做一些形體動作。比如在做地麵壓腿時,讓孩子們坐在地上,根據他們聽的音樂感覺去做,這時需要強調動作的規範,比如腳直,上身立等,然後從他們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改正問題。在教學中還會出現部分孩子在父母前非常大方,敢說、敢做,而一進課堂就變成一個溫柔乖乖的小羊羔,有的甚至膽小得連話都不敢說,也不敢做動作。不敢的原因不外乎怕說錯、做錯而被老師批評。所以在上課時首先讓孩子敢說話,鼓勵孩子們敢做動作,即使發現錯誤也不直接去批評某一個孩子,而是由老師示範,把孩子們的錯誤由老師表現出來,再讓孩子們找出老師所犯的錯誤。通過這一過程,使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動作、了解動作,使孩子們既動了腦子,也掌握了技能。

二、用生動活潑的舞蹈內容解決少兒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內心感情易外露,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實踐經驗中,采用擬人化的動物動作,具有童話或科學幻想的舞蹈形式,用短小、形象、生動活潑、故事性強的舞蹈動作,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親切易學、易接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一段新舞蹈時,老師一邊示範動作,一邊讓孩子們記住舞蹈的路線、動律、節拍等,哪位孩子記得多、表現得好就表揚哪位孩子。這樣客觀上就提高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長期這樣的訓練就使孩子們慢慢養成了高度注意的好習慣。如在編導少兒舞蹈《小雞醜醜》時,就采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適應少兒好奇、好模仿、易幻想的特點,然後采用講故事的手法,生動活潑地表現了一群小雞隻有團結互助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深受少兒的喜愛,該少兒舞蹈獲得了2012年全國群星獎貴州賽區一等獎。

三、少兒舞蹈教學中的音樂選擇

舞蹈音樂應悅耳動聽,旋律流暢,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啟發少兒展開豐富的聯想,能發展兒童對音樂的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力,陶冶少兒的性情和品格。音樂的節奏要鮮明、強烈,能引起兒童的動感。節奏的強弱、動靜、停頓等都應鮮明。音樂形象應生動具體,樂句最好是整齊的,這有利於少兒對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現和抒發。我在創作少兒舞蹈《扇花花兒》時,就要求曲作者作曲時曲調要天真活潑,充滿童趣,要求音樂通過“扇如花、花如人”的表現,形象地喚起了孩子對美的向往,從而達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由於音樂適合少兒特點,使該舞蹈獲得貴州省第八屆少兒藝術節一等獎。所以選擇形象鮮明、樂曲短小、簡單易懂、節奏性強、旋律優美、有感染力、易被少兒接受和激發其情緒的高尚音樂,是搞好少兒舞蹈教學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