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兩億年後。
“我是一根蔥,學習也不中。誰人不忿俺,妒忌一場空。”一個比較渾厚的的聲音在大巴車上響起。
“啊哈哈哈!有點趣味性啊。”一大幫同學笑得合不攏嘴。
現在唱歌的人,年齡不大,15歲。他叫贏櫟,這個長得啊不是怎麼太過於英俊帥氣,但也明顯不同於相貌平庸之人。
贏櫟是北京市廣中中學初三七班的學生,今日正值年級的春遊活動,去往一個叫盤古山的地方玩。由於路途比較遙遠,班主任老師王冬組織起了唱歌猜謎等活動。
其實王老師本來是準備在車上組織曆史知識複習的,可有一句話說的好“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當她開始組織複習曆史的時候,幾乎無人理睬,同學們都坐在椅子上裝聽不見,離老師稍微近一點的就裝睡裝暈車。但當開始玩唱歌猜謎時,人人是麵露興奮,眼冒金光,參與者甚多。專注度也比上課強多了。
這幫孩子可以說是天生兒北影畢業的。
對此,王老師表示很無奈,可無奈又有什麼用呢?
“你給我停住!”這句話仿佛是從獅子口中吼出來的。全車頓時安靜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司機也被嚇得一激靈。
隻見此時的贏櫟表情呆滯,來沒有合上的嘴發不出一點聲音,眼神中充滿恐懼。
於是乎,同學們都非常熟悉的“贏櫟批鬥大會”就開始了……
王冬老師是教曆史的,也同時是七班的班主任。王老師有著二十餘年未間斷的班主任教學工作經驗。因為她優秀的教學水平及有特色的的班級管理方式,致使她在廣中中學是非常有名好老師,七班的同學們也都非常的喜歡她。
王老師體型比較“穩”,圓臉短發,眼神中總是散發著一種平常老師眼中沒有的霸氣,與她不熟的外班同學一般不敢與她對視。
當然與王冬老師接觸久了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善良,非常負責的老師,當然在做事上很是強勢,也給七班同學立了許多規矩。
有規矩是好事,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格的班級辦理致使雖然是普通班的七班卻很少有像其他普通班同學那樣愛惹事,成績也有時候超過一些實驗班。
關於她的年齡,有一個故事在學校內廣為流傳。
據說的贏櫟這一屆學生的上屆學生在初一剛認識王老師的時候,王老師問他們我看著像多少歲的。大部分人答50歲,也有說60的,可是當年的王老師才36歲。所以等到了贏櫟這一屆的時候她索性也沒有去問同學們自己看著像多少歲,而是直接的告訴了孩子們。
她必須要叫停贏櫟所唱的不是那麼太過於正經的歌曲,這倒不是因為贏櫟唱的跑調跑到姥姥家,而是因為車上還坐著隨行的家長。七班是很優秀的班級,可不能給家長們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然,既然家長在這裏,她也不好過於的去批評學生。雙目好似噴火的她隻是象征性的批評了幾句,便讓組織唱歌的同學把贏櫟給換了。
大巴車在高速路上飛馳著,贏櫟手托著下巴,呆呆的望著窗外快速後退的樹木,不知道再想著什麼。
一段時間後,意思不易察覺的不安浮現在了贏櫟的臉上,不知怎麼的他總覺心裏有一絲不安。倒不是怕明天在學校接著被老師“批鬥”,而是關於這次出遊的一點感覺。
“想什麼呢?”一聲清脆悅耳的聲音打斷了贏櫟的思緒。
“又在胡思亂想?”贏抒似笑非笑地盯著贏櫟。
贏抒是贏櫟的親妹妹。這對兄妹是這個年紀僅有的兩對兄妹之一,年紀還有幾對親兄弟、表兄弟。總之還是獨生子女占大多數。
贏櫟幾乎在任何方麵都與贏抒沒法比,比如最直觀的相貌方麵,贏舒的身材在同齡人中絕對完美,無雙的容顏上有著一對靈動且清澈如水的雙眼,長長的睫毛,挺直的秀碧,紅潤的小嘴,再加上平時參加活動多,聲音也好聽,絕對是班花校花級別的人物。
可她不是七班的,是一班的。贏抒的學習可以贏櫟好的多得多。
一班是這個年紀最優秀的班級,由於物理與曆史都是同一個老師教,而且是都是兩個班的班主任,所以一班與七班是兄弟班級。一班叫什麼“二四班”,也不道誰給取了個這名。一般來說其他學校的最好的班都叫什麼“宇航班”“清北班”“985班”。“二四班”這個名字就讓人搞不太懂是為啥了。有人說“二四”的意思就是期望孩子們上大學後兩年就可以學完大學四年的知識,畢竟曆史上許多有傑出貢獻的人大學的時候都是輕鬆、遊刃有餘,用極少的時間的念完了大學。
一般來說凡是出遊活動,在大巴車的班級分配方麵都是把一班拆開,因為一班人最少,其他班如果一個班一輛車的話也坐不滿,所以拆一班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