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展設施農業是提高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1 / 2)

發展設施農業是提高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發展戰略

作者:張建春

【摘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其核心是促進農民增收,首要任務是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對於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製,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通過對沙日浩來鎮發展設施農業的調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提出幾點粗淺認識以饗讀者。

【關鍵詞】設施農業;農民增收;途徑

設施農業屬於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產業逐步擺脫自然的約束,是農業生產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發展農業生產的新形勢下顯示了很強的生命力,為農民增收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為了豐富黨校課堂教學內容,推進全旗新農村建設,現就沙日浩來鎮發展設施農業進行調查。

一、沙日浩來鎮設施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沙日浩來鎮位於奈曼旗中南部,南與青龍山、土城子鄉接壤,西和敖漢旗毗鄰,全鎮總麵積58萬畝,耕地麵積12.4萬畝,土質貧瘠,幹旱缺水,農業靠天吃飯,農民增收困難。為了擺脫農業停滯不前的現狀,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008年沙日浩來鎮政府開始發展設施農業,經過艱辛的努力,設施農業在沙日浩來鎮終於小具規模,且初見成效。如今沙日浩來鎮已經發展設施農業9100畝,擁有2000多棟溫室大棚,主要種植蔬菜、瓜類和設施鮮桃。

自2008年開始至今已經6年了,一路走來,經過了蔬菜市場滯銷,極寒連陰天氣,和重大自然災害等重重考驗,市場逐步打開,技術也已經日趨成熟,一部分瓜果蔬菜已經占領了市場,如今沙日浩來香瓜已經蜚聲周邊地區,蔬菜也被周邊地區所認可,設施鮮桃已經遠近聞名。蔬菜棚平均每個棚年收入2-2.5萬元,香瓜棚每茬收入1.5-3萬元,最高收益4萬元,每個鮮桃棚(100米棚)年產3-4千斤鮮桃,年收入3-6萬元,最高收入9萬元。

二、沙日浩來鎮發展設施農業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領導。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設施農業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負總責,親自抓,鎮長任副組長直接負責,分管付鎮長具體負責,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包聯重點項目村具體抓,鎮幹部負責具體棚區層層抓。

二是措施到位。鎮政府在設施農業建設中,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和農民在生產經營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嚴格把關,典型示範,全麵推開。鎮政府以財政補貼的方式,調動廣大農戶對設施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對新建達標的0.5畝日光溫室棚每座補貼5000元,並為農戶提供貸款支持,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技術上嚴把質量關,先後從通遼,北寧等地請來5名技術人員,為菜農做現場指導,又選派技術人員到山東壽光參加全國設施農業的培訓學習,全鎮采取的技術措施是統一品種,統一栽培模式,從種子處理開始,嚴格按無公害產品生產過程生產,為實現農產品優質、高效、安全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為保證設施農業產得出、銷得暢、效益高,鎮政府積極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搭建產銷橋梁,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服務。

三是借鑒經驗。為更好發展全鎮設施農業,讓農戶掌握先進技術,鎮政府先後10幾次組織幹部、群眾600多人到赤峰市紅山區,北票市五間房鄉,北寧市等地參觀考察,現場觀摩先進技術,聽取設施農業的成功經驗,交流發展前景。

四是出台政策。為使全鎮設施農業健康發展,鎮政府出台了一攬子包棚優惠政策,從土地入手,給農民吃上定心丸。政府采用統一征地提供給承包戶的辦法,保證了開發設施農業用地,並簽訂使用期為30年的承包合同,做出了10年不收承包費的優惠政策,為承包戶長期發展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