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紮特《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KV370第一、二樂章演奏分析
欣賞·評鑒
作者:陳忠輝
【摘要】 莫紮特的《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KV370是他繼《雙簧管C大調協奏曲》KV317後為雙簧管而作的又一力作。本文在分析該曲的創作背景和風格特征後,著重談談在其演奏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一些基本技法處理。
【關鍵詞】 莫紮特;雙簧管;弦樂;重奏;演奏分析;
[中圖分類號]J65 [文獻標識碼]A
《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KV370是天才作曲家莫紮特於1781年為37歲的青年雙簧管演奏家蘭姆而作。在該曲中,莫紮特運用無與倫比的巧思妙想,將古典雙簧管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首曲子包含了很多雙簧管的技法處理,它對手指、吐音、音準、氣息等要求十分苛刻,該曲音樂風格的把握也相當有難度。基於此,筆者在簡要介紹該曲的創作背景和風格特征後,聯係自己的演奏實踐,著重談談在該曲演奏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一些基本技法。
一、《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創作風格特征
(一)室內樂音樂特征
18世紀下半葉以後西方音樂進入古典主義時期,這個時期雖然時間不長,隻有半個世紀左右,但其影響非常重大。著名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是與古典時代音樂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樂派。海頓、莫紮特、貝多芬這三位音樂巨匠支撐起古典時代的天空。莫紮特是一位技巧高超的鋼琴家,他創作的《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樂曲莊重、高雅並充滿世俗生活的歡娛,具有古典時期音樂的典型特征。它在規範的結構中構建音樂,整曲分為三個樂章,創作手法嚴格、規整、客觀、含蓄、節製而又有分寸。古典音樂的組織講究音樂的邏輯性、動機的統一性、音樂發展的連貫合理性等,並且絕大多數著名的古典音樂都有較長的篇幅,表達完整複雜的樂思。莫紮特的《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不但形式上完整,其內容也完美無缺。
從18世紀下半葉的古典主義時期以來,奏鳴曲一般是指鋼琴獨奏或鋼琴與其他一件樂器(如小提琴、長笛、雙簧管等)合奏的器樂演出形式,常為三或四樂章的大型套曲結構,第一樂章多為奏鳴曲式快板。莫紮特創作的這首《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也是奏鳴曲式的,它的另一版本也是鋼琴與一件樂器(雙簧管)合奏的器樂演出形式,也是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快板。古典時期室內樂的特征一般表現在:幾個獨奏者合奏,每個樂器擔任一個獨立聲部,各個聲部地位均等,多為大型套曲結構。它在樂曲結構和樂器組合上形成一些固定模式,如以二重奏鳴曲、三重奏、四重奏和五重奏為主導,以奏鳴曲套曲為結構原則,這些構成了古典主義室內樂的典型特征。從古典時期以來,室內樂也逐漸形成了一些固定組合,這些組合成為以後一百多年室內樂的常規樣式,最常見的有:弦樂四重奏,用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管弦四重奏,用一把長笛或一把單簧管或一把雙簧管和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弦樂三重奏,通常是兩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或小、中、大提琴各一把;弦樂五重奏,常用兩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偶爾也有用兩把大提琴);鋼琴三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鋼琴四重奏,在鋼琴三重奏基礎上加一把中提琴;鋼琴五重奏,鋼琴和一個弦樂四重奏組。莫紮特創作的這首《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具有古典室內樂的典範特征。
莫紮特把這首《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的每個聲部的旋律都安排得特別到位,每個聲部都有適當比例的旋律表現,每個樂句分得簡潔而有規律,用一種可以預測的問答式進行,一問一答向聽眾敘述他要表達的優美的旋律。我們可以感受和欣賞到他的這首古典室內樂中那優雅、柔和,尤其是雙簧管那獨具特色的略帶鼻音的音色,帶給人們一種高貴、端莊、華麗的色彩。它的旋律流暢,摒棄了複雜的對位手法;並且其旋律聽起來使人感到極為清晰,尤其第二樂章,因為弦樂重奏部分配器較清談,通常采用對應式的一問一答,如雙簧管演奏完,小提琴接著演奏,接著是中提琴、大提琴;演奏固定的複調音型,並且較慢地進行,絕不會對旋律喧賓奪主。它華麗優美的樂句最理想地表達了美的形式與意境。這首樂曲的第二樂章既是複調的又是主調的,既是嚴謹學院式的又是富於自由幻想式的,既優美動聽又結構精致。莫紮特為室內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規定了室內樂在樂曲結構和樂器組合上的一些固定模式。莫紮特的室內樂重奏體裁的主要特征是:內容深刻,形式多樣,主題音樂的形象更加生動豐富;奏鳴曲風格多是生活風格性的,更富歌唱性,這正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歌唱性快板”的典型特點;裝飾變奏和變奏曲形式在奏鳴曲中被廣泛運用,並具個性化;在演奏技巧上更富現代性,更富於效果。
(二)結構分析
《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是莫紮特寫下的唯一一首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全曲共三個樂章:1.快板,F大調,奏鳴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題、第二主題都由雙簧管表現,第二主題是小提琴接替雙簧管奏出第一主題的對位;發展部以新的旋律,16分音符快速音群為中心;再現部按原型,雙簧管再現第一主題,再現的第二主題則強調開頭部分。2.慢板,D 小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先由弦樂奏出,雙簧管加入後,移至降B大調,再在低三度的大調上,由雙簧管奏第二主題。沒有發展部,由兩小節華彩型的雙簧管旋律,引向雙簧管再現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移到D小調也由雙簧管再現。3.回旋曲,快板,F大調,結構為A-B1(C大調)B2(C大調)-A-C(D小調)-A-B1-B2的變形。該樂章始終充滿優雅而歡快的情緒,回旋主題為F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