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荒蕪下的愛情遊戲
文學評論
作者:曾莉
摘 要:《紀念》收錄於錢鍾書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這被夏誌清先生認為是其中最好的一篇⑴。本文以曼倩在瑣碎的婚姻之外與小叔子天健發生的“愛情萌芽”為行文線索,通過分析曼倩心理語言的變化來揭示那個時代裏小知識分子脆弱的倫理道德與人生欲望無法平衡而產生的精神迷失。我們需要從中體會作者想要透過曼倩平淡生活的背後去探尋人與人之間荒謬的兩性關係和精神苦悶的緣由,從而理解錢鍾書對人性弱點的諷刺與批判。
關鍵詞:《紀念》;曼倩;天健;心理剖析;精神荒蕪
作者簡介:曾莉(1994.2-),女,民族:漢,籍貫:四川達州人,學位:大學本科,學校學院: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1
錢鍾書先生以一部《圍城》笑傲於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壇,在這部作品中他以自身獨特的文字幽默和深切批判向我們闡述了中國文化精神的深厚底蘊和獨特價值,並且在機趣橫生的挖苦揶揄中卻不缺少對人生和人性的終極關懷(2)。而張明亮對短篇《紀念》卻給予了同《圍城》一樣高度的評價,他說:“《紀念》終於擺脫了《儒林外史》而成為《圍城》那樣精致而成熟的作品”(3),這樣的表達足見他對《紀念》地位的正視與肯定。這裏先不討論這是否誇大了其價值認知,我們隻是簡單從文本中感受作者對曼倩心理前後變化的生動描寫,分析以曼倩為代表的女性世界的複雜與善變。
一:瑣碎生活下的暗潮湧動
曼倩對自我設想是“一個雍容文靜的大家閨秀”,這樣的表達就深刻闡釋了她雖接受現代教育卻還是浸染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子。可她最終選擇忤逆父母與才叔結婚,這樣淡然的女子卻能拋棄傳統賦予她一切完美的性格,去抗爭、去爭取婚姻自由。然而婚後的生活卻讓曼倩質疑了之前對才叔優點的肯定,丈夫的忙碌、自己的無所事事都讓這段努力抗爭的婚姻生活過得乏味單調。婚前對才叔的親密感受在物質貧乏而又平淡如水的生活裏漸漸蒸發,曼倩感受到的隻有厭倦和無助。正是在這樣空虛寂寞的日子裏,天健的出現才讓曼倩的平淡生活泛起一絲漣漪,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二:生活煩悶下的愛情嚐試
天健的拜訪要求打破了這個家原本的冷寂,例如對於是否約表弟吃便飯這一問題夫妻就發生了分歧,因為不能請吃體麵的飯而選擇放棄,這裏足見她的虛榮心理。最開始她和天健的交往隻是想作為生命的恭維和證明,但事實上她則陷入了戀愛的患得患失和自我否認中,她善於為自己找借口,例如同天健外出是“因公外出”;看見天健和其他女性在一起的時候無比嫉妒,天健很久沒有出現的事實她在矛盾糾結中陷入了絕望,可在絕望中醞釀出對他更濃烈的情感,這一切都表明曼倩對天健產生愛情感受。
三:遊戲結束後的懊悔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