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愛情的風花雪月與無關風月
張愛玲一直認為愛情是最隱秘的東西,能夠從側麵反映人生。《色,戒》闡釋和探索著什麼才是愛情,愛情究竟是風花雪月的故事還是無關風月,也映射著人生。
王佳芝對鄺裕民有著朦朧的愛戀和淡淡的喜歡,當鄺裕民請她演話劇時有著靦腆和羞澀,當話劇演出成功時喝酒暢聊的酣暢淋漓,鄺裕民的“謝謝”和王佳芝“謝什麼”之後的會心一笑宛然是怦然心動的感覺。若沒有戰亂連年,若沒有國恨家仇,他們會經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即使最終不會在一起。由於有任務在身,鄺裕民為了所謂的男人的自尊和高傲,將王佳芝推了出來,隻是當時的他不知道這一推便是一輩子,當時的她也不知道扮演另外一個角色會喪失愛情甚至喪失生命。後來,當鄺裕民幡然醒悟親吻王佳芝時,王佳芝將他推開說“三年前你可以的,為什麼不”,這樣的叩問問住了鄺裕民。愛情的紅線戛然而止,破碎的心散落一地。
麥太太和易先生沒有最初的懵懂與曖昧,沒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也沒有安穩如初的承諾,有的隻是風花雪月,是一個個快感的故事。麥太太穿衣服比漂亮,也更能滿足他的生理需要好證明他的存在;麥太太對他沒什麼要求,僅僅提出要一間公寓解決住宿問題,構不成什麼威脅。易先生痛苦地在麥太太居住過的房間逗留許久,因為愛還是發於情,難以回答。
張愛玲很早便看透了愛情,不會輕易相信也不會進入愛情。王佳芝和鄺裕民的愛情,是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最終被扼殺在萌芽狀態;麥太太和易先生的風花雪月也生死相隔。
三、若戒色,複何如
“食色,性也。”千古文人俠客夢,風流才子佳人夢。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然而貪圖女性色相的男性卻又是如此普遍,輕則沉迷女色難以自拔,重則君王亡國、喪失身家性命,亡國的罪名卻由女人承擔,真是匪夷所思。
《紅樓夢》中的賈瑞迷戀鳳姐,癲癩和尚送他一個風月寶鑒,正麵是風月繁華、溫柔富貴、兒女情長的風月小說;背麵是白骨嶙峋,血淚斑斑。若放棄風花雪月,戒掉女色,便可以保全性命;否則將成為一抔黃土。
愛情是惺惺相惜的美好。寶玉是最懂得愛情為何物的人,他是以贖罪的心態和女孩子接觸的,他為天下男人贖罪,為那些糟蹋踐踏女孩的男人贖罪,這是一種擔當和氣度。美色可以欣賞但不可以褻玩也,戒色,懷著一顆欣賞的心態去經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愛恨情仇,別有一番滋味。
錢理群說:“我存在著,我努力著,我們就這樣互相攙扶著,這就夠了。”他這樣形容與文學的關係,但形容愛情卻又是如此貼切和自然。張愛玲“美麗而蒼涼”的手勢倔強書寫生活故事和感悟,《色,戒》細微處傳遞出許多熠熠閃光關乎人性的東西,真是一部值得細細品讀和認真深究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張愛玲.流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季紅真.呼蘭河的女兒——蕭紅全傳[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