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色,戒》中的女性與愛情(1 / 2)

淺析《色,戒》中的女性與愛情

文學評論

作者:李歡

摘 要:在張愛玲的小說《色,戒》中我們看到了女性與愛情的悲歌,也體會到了她的孤寂悲涼之感。小說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卑微的地位和愛情的悲涼,女性處於被壓抑的處境,成為被利用的對象,也是滿足男性生理需要的工具,彰顯了世間人性的冷暖善惡。張愛玲筆下的愛情多是“美麗而蒼涼的手勢”,悲劇性令人扼腕歎息。

關鍵詞:《色,戒》;女性;愛情

作者簡介:李歡(1989-),女,漢族,山東菏澤人,碩士,沈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1

《色,戒》是張愛玲晚年寫的小說,李安將其拍成電影風靡一時。故事情節很簡單,一群愛國青年讓王佳芝化身為“麥太太”,通過色誘的方式將漢奸易先生幹掉,最終失敗。故事戛然而止,一切又回到了原點,所有的努力和犧牲沒有獲得任何回報,如此荒誕不經。然而,在我們唏噓歎惋之餘,留下對女性和愛情的無盡思考。

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蕭紅曾在一首詩中說過: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羽翼是稀薄的,

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而且多麼討厭嗬!

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

張愛玲筆下的《色,戒》體現了張愛玲獨特的女性觀——女性是被壓抑利用的。王佳芝為了扮演好間諜演好戲犧牲了處女之身,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好結果,在一個黑夜落荒窘迫而逃;當鄺裕民第二次找到王佳芝時,陳述以前的多幼稚與荒唐。王佳芝說“是啊,尤其是我,我就是傻”。就是這樣傻傻的女人,再一次選擇了重回麥太太的身份,承受易先生的摧殘和蹂躪,滿是悲涼。王佳芝說易先生比誰都懂得戲假情真,隻有對女性的蹂躪他才能感覺到他自己是活著的。她對組織控訴說“是不是這個時候你們就會衝進來朝他的腦袋開槍,然後他的血和腦漿就會崩我一身。”然而,組織讓她失望了,鄺裕民讓她失望了,所有的一切苦水卻需要女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去承擔,這是怎樣的悲哀。

張愛玲認為人有兩種生存姿態,一是飛揚的人生,一是安穩的人生,飛揚有飛揚的精彩與輝煌,然而她更傾向於安穩的人生,這是她的標準也是底線。追求安穩與她漂泊不定的一生息息相關,現實的殘酷和文化的壓抑使得她不願意在過風雨飄搖和居無定所的生活,“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家”這何嚐不是多有女性的期許。然而,在動蕩的中國,小小夙願卻難以實現,還需要女人拋頭露麵去承擔救過救民的重任。《色,戒》中的王佳芝雖然有著過多的犧牲精神,然而以一己之力難以扭轉乾坤。

《色,戒》中頻繁出現幾位打牌的女人,她們是另一類人的代表。在丈夫保護下的富家太太,有著安穩的生活,然而她們真的幸福嗎?丈夫有外遇,局勢不穩定,打牌是她們唯一的消遣,再沒有別的文娛活動可以參與。這是另一種人的悲哀,女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