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永遠的蝴蝶》中的“蝴蝶”意象(2 / 2)

三、愛情化身的傳統沿襲

蝴蝶作為文人墨客所鍾愛並反複吟詠的對象,在文學作品中翻飛,是出於世人對蝴蝶的審視和讚賞,是對其破繭羽化成蝶的欽佩,是對其掙脫束縛展翅飛翔縱橫天地的羨慕。這才有了“梁祝化蝶”的千古流傳,梁祝傳說作為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家喻戶曉,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因此人們習慣於把蝴蝶當作愛情的化身和見證。唯一的區別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化夢為蝶,雙棲雙飛,相伴左右,而陳啟佑卻隻有“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的無可奈何。

四、幻化成蝶的現實無奈

蝴蝶是中國人的一個夢境,他們沒有心理力量將現實社會改變為理想社會,甚至沒有勇氣改變他們的命運就是因為他的脆弱。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莊周夢蝶”這一千古佳話.如果說“莊周夢蝶”不是一個夢幻而是一個夢想和多彩意象對自然而生的敬意和感動,那麼《永遠的蝴蝶》中的幻化則是一種現實無奈。因為和自由與愛情緊密相聯係的,就是死亡和靈魂,古人認為死亡不是終結而是一個變形,軀體死亡也許正是靈魂的解脫,既如鳳凰涅槃似的浴火重生,又如化蛹成蝶,所以蝴蝶也常象征死亡,就是因為它體態非常輕盈而又會飛翔,非常符合人們心目中靈魂的特點,再加上蝴蝶的變形過程,這和古人對死亡的認知相通。從小說來看,“我”一點也不願意相信櫻子遭遇車禍。哪怕事實就擺在麵前也無法相信。說明了我對櫻子愛之深,情之切。麵對這一無可挽回的慘痛事實,隻好讓櫻子化蝶,使之成為永恒愛情的精神存在。

總之,蝴蝶本是美麗的事物,翩翩間飛進了花間河邊,飛進莊周的夢裏,飛進了梁祝的繾綣傳說並一直綿延千年,飛進了陳啟佑先生的小說,使櫻子從此定格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永遠的蝴蝶”。

參考文獻:

[1]郭健敏.一篇值得回味的小小說——《永遠的蝴蝶》賞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03)

[2]王彩萍.一篇富有東方審美情致的美文——陳啟佑小小說《永遠的蝴蝶》賞析[J].名作欣賞,2006(09)

[3]李滿;怎樣才算敬畏生命——張曉風《敬畏生命》解讀[J].名作欣賞,2005(13)

[4]李偉明.浪漫而淒美的愛情挽歌——小小說《永遠的蝴蝶》賞析[J].閱讀與寫作,2010(04)

[5]陸賽飛.一曲悲歌辛酸淚——《永遠的蝴蝶》賞析[J].中學語文,2005(13)